处理中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崔超永远温暖的存在澎湃在线 [复制链接]

1#

永远温暖的存在

崔超

崔超,男,汉族,年2月25日生,山东省莱西市人。年10月,通过招聘劳务派遣制协警进入莱西法院,先后在姜山人民法庭、沽河人民法庭工作。年6月23日,崔超同志在莱西市人民法院沽河人民法庭执勤过程中突然倒地,经送医抢救无效后不幸牺牲,享年32岁。

年6月23日上午,莱西市法院沽河法庭开庭审理原告栾某与被告刘某离婚案。庭审结束后,原告栾某坚决要求法官当庭判决离婚,并扬言“要是今天不判离,我就待在法庭不走了。”在办案法官、原告之子和负责法庭安保执勤的司法警务辅助人员崔超反复劝说近40分钟无效后,办案法官通知法警大队依法处置。为维护法庭秩序,保障其他案件正常审理,莱西市法院司法警察大队到场执法,对栾某进行劝离和警告,栾某不听劝阻,执意滞留法庭。警告无效后,在法警大队大队长指挥下,崔超和另一名法警将原告栾某强行带离审判法庭。

中午时分,骄阳似火。从审判法庭到大厅门口,原本只有20米的距离,也是崔超再熟悉不过的距离,因为他每天都要往返N次,为的是搞好警务保障,不出任何纰漏。特别是自6月份莱西市法院启动庆祝建*周年安保维稳工作以来,身处基层最前线的他,对自己提出更高标准、更严要求,他已连续加班执勤备勤多天,没有一丝懈怠。可是这次执勤,20米的距离对他来说却是那么的沉重和漫长。11:55许,崔超与战友架着原告栾某一步一步稳稳地走下大厅门口的六级台阶,走到安全、开阔的地带后,崔超再也坚持不住了,高大的身躯猛然倒下,任凭战友同事们万般呼唤,他再也没有醒来。而滋事扰序、滞留法庭、阻挠执勤的违法者栾某却毫发无损、安然无恙。

崔超一生扎根基层、心系群众,立足平凡、任劳任怨,把对*和人民的挚爱牢记在心目中,落实在行动上,用无悔的青春谱写了一曲赤胆忠心的壮歌,是莱西市人民法院*法队伍教育整顿中涌现的先进典型。

履职尽责法庭秩序的“守护者

人民法庭面对的是基层百姓,案子细小杂却关乎群众的切身利益。崔超对待工作勤勤恳恳,尽职尽责,每天总是第一个到达法庭,提前安排好庭前安检事宜,准备好当事人登记材料,为顺利庭审做好准备。他对待每个当事人都能够一丝不苟地安检,确保进入法庭的当事人身上没有危险物品。因人手不足,崔超一人扛起整个法庭的安全,他一边做好安检登记工作,一边在两个审判庭来回巡视,经常在大厅、审判庭之间来回跑。

审理案件过程中时常遇到情绪激动的当事人,对庭审中出现扰乱法庭秩序的行为,他业务熟练、处置果敢,能够第一时间用规范的程序进行处置,有效保护人身安全、维护法庭秩序。年4月,一对来到法庭准备离婚的当事人情绪失控,双方扭打一团,崔超挺身而出,果断制止,立刻稳控住局面,防止矛盾进一步升级。还有一次临近年关,追债人尾随着当事人进入法庭,站在门口破口大骂,扰乱办案秩序,崔超冷静地将追债人请出法庭,并好言相劝,建议用法律的手段维护合法权益。

任劳任怨默默奉献的“孺子牛”

作为一名协警,崔超的本职工作就是维护好法庭秩序,但他主动揽过许多本不属于他的业务:扫描、送达、接待来访当事人,从无任何怨言,也决不因不是本职工作而有丝毫懈怠。

有一阵子,沽河法庭的扫描仪坏了,一时来不及修理。为了不耽误卷宗归档,崔超想方设法从其他庭借用扫描仪,庭里设备刚一修好,他便加班加点地赶进度。在进村送达时,崔超经常开私家车,这让同事十分不解,崔超解释道,这是因为有些村子民风保守,开警车到当事人家,周围邻居可能会有闲言闲语。崔超身材魁梧,脾气再暴躁的当事人见到他都会收敛几分,所以同事因人手不够需一个人接待当事人时,他总是主动上前坐镇。

年冬,崔超的岳父生病在北京住院,崔超请了一周假期,但第三天就回到了工作岗位。崔超说,住院手续都已办妥,那里有妻子照顾老人,现在法庭人手紧张,没有警务执勤可不行。

年疫情爆发,崔超主动请缨参与社区执勤工作。在执勤期间,他每天准时到达执勤点,对出入小区的人员进行劝阻、宣传、登记和测量体温。为方便居民生活,他还帮助居民转交快递、外卖。见环卫大爷年事已高,他还帮助其打扫执勤点附近的卫生。面对环卫大爷不住的感谢,他不好意思的解释,自己只是太冷了想活动活动。

扑下身子父老乡亲的“贴心人”

崔超总是把当事人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因为庭审不允许带无关的物品进入,所以安检区专门有存放物品的储物箱。但很多农村当事人不会使用,甚至有的大爷大妈不识字或耳背,崔超都能耐心引导,帮助他们寄存物品。安检的桌子里总是有一打儿一次性纸杯,这是专门为当事人准备的。有些农村当事人朴素地认为打官司就是进“衙门”,进入法庭时十分紧张,面对这样的当事人,崔超总是递上一杯热水,缓解其紧张情绪。

当事人到法庭见到的第一个人就是崔超,复印卷宗、咨询服务,只要他能做的都全力以赴,不能做的也想办法做。一次一位老人步行到法庭参加庭审,庭审结束后天气十分炎热,因为担心老人路上中暑,他用私家车将老人安全送到家。年冬天下雪,一位东北的当事人到法庭办完事后,需坐动车赶回东北,因天气原因总也打不到出租车,崔超向庭长说明情况后,冒着大雪驾车将她准时送到车站。

莱西市院上镇隋坊村董书记至今都记得这个高大、憨厚的小伙子。据他回忆,崔超进村送达时十分亲切,从不打官腔,久而久之,村民遇到矛盾纠纷都爱跟他唠叨上几句,他也趁机给村民解解惑、普普法。一次一位葡萄种植户打听到他,趁他到村里送达时咨询追讨货款的事,崔超详细解答了他的疑问,因案情简单,建议不必聘请律师,并当场帮助他网上立案,免去了当事人的奔波之苦。

勤恳善学尊法用法的“明白人”

在崔超生前的办公桌上,有个摆放着整整齐齐学习资料的档案盒以及工工整整的教育整顿笔记,已经抄写了满满一本。手边是两本小册子——《山东法院司法警察执法执勤手册》和《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相关防护指南》。

年7月,崔超参加青岛中院组织的警务集训,集训主要在室外进行,他不叫苦不叫累,从没抱怨一句,每天回到宿舍还拉着舍友一起模拟演练。

在法庭执勤及入村送达时,许多当事人向崔超咨询法律问题,不是法律专业出身的他有些捉襟见肘。为提高法律素养,他买来专业书籍仔细研究,空闲时间总是围着法官转,请教法律知识。有次庭长被邀请给农村干部上《土地管理法》培训课,他十分感兴趣,以彩排为由恳请庭长为他上了一课,课后还意犹未尽的将电子版课件打印出来,一页页研究,一遍遍揣摩。

“灿烂星空,谁是真的英雄?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崔超短暂的一生从无惊天动地的壮举,但他始终不忘初心、担当使命、默默奉献,用点滴小事诠释“把群众当亲人”的为民情怀,把一腔热血抛洒在司法工作最前沿。

同事心中的“大超”

总有一种力量

它让我们泪流满面

总有一种力量

它让我们抖擞精神

总有一种力量

它驱使我们不断寻求

“正义、爱心、良知”

这种力量来自于你,

来自于我们曾经

朝夕相处的“大超”……

爱岗敬业、认真负责的他

沽河法庭法官助理徐超回忆起朝夕相处的崔大哥,“他是一位尽职尽责的好干警。每天早晨他总是第一个到达法庭,提前安排好庭前安检事宜,准备好当事人登记材料,为顺利庭审做好保障。”

开发区法庭庭长王涛在与崔超共事期间,还清晰地记得,崔超对待每个当事人都能够一丝不苟地安检。因为庭审不允许带无关的物品进入,所以安检区专门有存放物品的储物箱。但很多农村当事人不会使用,甚至有的老大爷老大妈不识字或耳背,崔超都能耐心的引导,手把手地教他们使用,尽可能为他们提供各种便利;同时,还得确保每个进入法庭的当事人身上没有危险物品。对庭审中出现扰乱法庭秩序的行为,他业务熟练、处置果敢,能够第一时间用规范的程序进行处置,有效维护法庭人身安全和法庭庄严。

审管办副主任谭美娜四年前也在沽河法庭工作。初出茅庐的她刚开始做法庭记录,时常遇到情绪激动的当事人,她只能扯着嗓子让大家保持安静,“这时崔超大哥总是第一时间挺身而出,打开胸前的记录仪,立在我身前,对当事人解释道,‘有话慢慢说,如果吵架能解决问题的话,你们就不用来法院了,对吧’”。

开发区法庭单松源法官:我和崔超在姜山法庭共事的那一年,他总是默默地站在审判庭维持秩序,为我们开庭传递证据材料。他经常帮我们送达或协助调取证据,在我最忙碌的结案时期,他会主动找我说,“单姐,有啥活你跟我说一声,多把手,更出活。”

一心为民、助人为乐的他

王涛对崔超将当事人诉求都记在一个本子上这一习惯印象深刻。在基层法庭,几乎每天都会有一些没有诉讼案件的群众,前来法庭咨询法律知识或者立案等诉讼程序问题。他们面对的第一个人,就是崔超。在接待当事人的过程中,崔超总是一丝不苟,对反映的问题和诉求都一一记录下来,特别是对一些特别困难或者情绪激动的群众,总能设身处地考虑,尽可能通过自己的解答或者联系法官进行解决。

谭美娜提起一个大男孩到法庭打听办户口的事。一次值班,崔超遇到一个父母双亡的孩子过来打听办理户口的事情,“可是超哥也不知道如何解答孩子的疑问,虽然户口的事不归法庭管,可是他并没有就这样打发了这个孩子,而是让他稍等,‘你坐在这里等一下,我去问问庭长这个事情怎么办。’后来庭长为这个孩子指了路,办户口的问题顺利解决了,超哥还啧啧称叹,说庭长真是个好人。”

单松源说,“在姜山法庭,大超每天都会认真、耐心、细致地接待每一个来访的当事人。”在法庭小伙伴们眼中,崔超永远是一个踏实、认真、实在、让人信得过的人,“认真、负责、踏实、忠厚这8个字,就是大超的标签。”

任劳任怨、古道热肠的他

日庄法庭副庭长栾涛印象里,崔超口头上最多的两句话,一是,“我手头没有急事儿,来给你‘坐坐’镇”,这是因人手不足栾涛一个人接待当事人时,崔超前来相助常说的一句,虽然他也有自己的工作要忙;二是“你们太辛苦了,多注意身体”,这是在持续多天庭审休庭期间,崔超对栾涛说的一句,虽然他也持续执庭多天。

“再多的工作,超哥都不烦不躁”。谭美娜心中的大超哥总是勤勤恳恳,“超哥,这个月的卷放你桌上了,劳驾你帮忙扫描哈。”“好的,着不着急?我先把手头的活干完。”有一阵子,庭里的扫描仪坏了,为了不耽误归档,崔超想方设法从其他庭借用扫描仪,庭里设备刚一修好,他便加班加点地赶进度。

单松源说,在姜山法庭周末和节假日值班时,不管谁家有事,只要一开口,他都会有求必应帮助大家替换值班。

行*庭法官助理葛贞和崔超是最早的同事,“我和崔超于年一同分配到了姜山法庭,他人特别好,对于同事需要帮助的请求,只要能够做到的,他都会伸手帮忙。而且他总是任劳任怨,揽过去许多本不属于他的业务。”

徐超说,“初识超哥,还是我刚到沽河法庭报到的时候,他让人觉得既温暖又亲切,他是一位古道热肠的好大哥。在我去年春节放假回家时,他仔细地替我打包行李,又一趟趟地帮我往车上搬运,还反复叮嘱我回家路上注意安全,易碎物品注意颠簸。”

……

正义不会缺失

善良一定温暖

坚守还在

你的精神足慰后生

今夜,再为你点燃一盏烛光

今夜,我们想念你

年7月9日,莱西市人民法院向全体干警发出号召,向崔超同志学习,学习他信念坚定、履职尽责的忠诚本色,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的为民情怀,爱岗敬业、执法规范的职业追求,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奉献精神。

从崔超生前有关材料和同事们的介绍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平凡人在平凡岗位上作出的不凡壮举的清晰身影——

年,25岁的崔超以“辅警”身份加入到莱西市法院,他的岗位职责就是担当维护法庭秩序和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守护神”。和同事共处了一段时间后,大家很快喜欢上了这个高高大大、淳朴憨厚的“大超”“超哥”。“认真、负责、踏实、忠厚、让人信得过”这些标签贴在崔超身上,也成了大家的共识。

他通达社情民意。在进村办理公务时,崔超经常开自己的私家车,因为有些村子民风保守,开警车到当事人家,周围邻居可能会有闲言闲语。

他饱含为民真情。年7月,60多岁刘某某步行到法庭参加庭审,因为天气炎热,崔超担心他中暑,庭审结束后,用私家车将老人安全送回了家。

他热心排忧解难。年冬的一个大雪天,来自东北的当事人赵某在法庭办理完事务后,需坐动车赶回东北,但因天气原因总也打不到出租车,崔超向庭长说明情况后,冒着大雪驾车将她准时送到了车站。

他真诚淳朴善良。年,一个父母双亡的大男孩到法庭打听办理户口的事情,崔超并不知道如何解答孩子的疑问。虽然办户口的事不归法庭管,可是他并没有就这样打发了这个孩子,而是让他稍等,自己向庭长汇报了事情原委、寻求帮助。后来庭长为这个孩子指了路,办户口的问题顺利解决了,崔超还啧啧称叹,说庭长真是个好人。

他专注“为民小事”。崔超进村送达法律文书时十分亲切,既暖心又贴心,村民遇到矛盾纠纷都爱跟他唠叨上几句。年,莱西市院上镇隋坊村葡萄种植户老张拿着一张货款的欠条找到了他。老张打听聘请律师需花费元,村里人给他支招,让他问问法庭的“胖小伙”。崔超耐心细致地答疑解惑,因案情简单、证据充分,建议他不必聘请律师,并当场帮他网上立案,仅预交25元的诉讼费,老张就赢得官司拿回了货款。

他心怀“国之大者”。年初举国战“疫”中,崔超主动请缨参与社区执勤工作,他在凛冽的寒风中连续值守三天三夜,累计执勤54天。在执勤期间,他还帮助居民转交快递、外卖。见环卫大爷年事已高,他就帮忙打扫执勤点附近的卫生。面对环卫大爷不住的感谢,他腼腆地解释道,自己只是太冷了想活动活动。

……

平凡处见真情,细微处润民心。崔超同志7年值守在*法战线和平安建设最前沿,亲历了多个日日夜夜,参加了多场庭审执勤,接待了1多名当事人,没有一个投诉他的,没有发生一起安全责任事故,没有一个群众人身财产受损事件……只有他献出了32岁的青春,用生命捍卫了法律的尊严和权威,托举起一方百姓对公平正义的向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强调,“新时代是需要英雄并一定能够产生英雄的时代。”仰望苍穹,崔超一定是夜空中最闪亮的星斗之一,一定是默默无闻的平凡英雄之一。在他用血肉之躯守护的这方热土上,崔超永远是温暖的存在。

原标题:《崔超:永远温暖的存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