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中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人贩子拐孩子有套路,遇到这3类孩子, [复制链接]

1#

上周末,我带着薇薇逛街时发生了一件想起来就“后怕”的事情。

我在人行道上一边接电话一边往前走,薇薇跟我并排着前行。突然,一位六十岁上下的老奶奶对薇薇说:“跟我走,我有好吃的。”她一边说一边用手指了指黑色袋子,然后伸手想牵薇薇走。

但是薇薇的做法让我感到十分欣慰,她直接甩开了老奶奶的手,迅速拉着我的手,说:“妈妈,她是谁呀?”

我赶紧牵着薇薇的手,那位老奶奶直接转身就走了。当我扭头去看时,她已经消失在人群中。

我问薇薇:“别人给你好吃的,让你跟着走,你会跟着别人走吗?”

薇薇非常坚定地告诉我,“不,陌生人给的东西我不要,我不会跟着陌生人走。”

我满意地点点头,然后把平日里我们一起学习的安全知识又讲了一遍。

正是由于经历了这个事件,所以分享出来,希望家长们能够受到启发,引导孩子学会避险,同时,在遇到危急情况时,能顺利脱险。

此前,央视新闻的《央视直播间》曾经做过这样的测试,50个孩子测试,42个孩子被成功拐走。

这个数据,不仅让家长们后背发凉,也让我深思,到底哪些孩子是人贩子“拐不走”的呢?通过查阅资料以及所见所闻,发现有3类孩子,不受人贩子“喜欢”,看看其中有你家孩子吗?

人贩子遇到这3类孩子,只有绕道走

1.比较活跃、好动的孩子

这类孩子比较活跃,喜欢上蹿下跳,发型穿着都很有特点,在人群中有很高的辨识度。这类孩子大多都很聪明,即使被拐,也会想尽一切办法逃脱,父母找回的几率比较大。

相反,一些安静的孩子更可能成为人贩子的目标。

2.有特殊“印记”的孩子

孩子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女大十八变”,随着孩子的成长,孩子的容貌会有些变化,跟小时候不太像了。

如果没有特殊“印记”的孩子被拐,时间越长,就越不容易找回,而亲人对孩子的印象也会越来越模糊不清。

相反,孩子有“特殊印记”,人贩子拐走这类孩子,无疑是增加了被找回的几率。

比如有的孩子有比较独特的胎记。土耳其有位男宝刚出生就因胎记走红,被网友称为“爱心宝宝”。因为那块胎记很特别,是一块在额头上的暗红色的心形胎记。

由于“印记”太过特殊和明显,孩子就比较容易找回,对人贩子而言,自然就增大了风险。

3.有防范意识的孩子

在孩子的成长中,危险无处不在,比如拐骗、溺水、交通事故等等,一个个血的教训痛彻心扉。

如果抱着侥幸心理,等失去了才后悔,那时候悔之晚矣。父母无法做到时时刻刻对孩子寸步不离,教给孩子必要的自我保护知识,才是最明智的。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那么如何教孩子学会自我保护,科学避险呢?

在这里,我跟大家介绍一下我和薇薇经常看的书籍《儿童安全避险与自救》,这套书共有2册,包括《送你安全儿童避险手册》和《送你安全儿童自救手册》。当时我对比了不少安全类的书籍,之所以选择这套书,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

●从情景故事入手,图文并茂,符合孩子的兴趣认知

这套书从生活出发,通过一个个情景故事让孩子学会如何预防意外伤害的发生,以及意外发生时如何救护。

可能有的家长也跟我一样,经常教孩子:要离电风扇远一点、过马路要小心、不要随便将东西放入口中、要小心陌生人等,但是教来教去,也就只会让孩子了解这些。

有一次,邻居家的孩子被鱼刺卡喉,邻居用汤勺压住孩子的舌头,然后借助电筒的亮光,用镊子很快就夹出了鱼刺。看着邻居操作简单,可在这之前,我根本不知道,也没了解过如何正确地处理鱼刺卡喉的事件。

比如吃东西噎住了怎么办?煤气中*怎么办?很多隐藏在身边的危险事件,都可以从书中找到答案。

同时,每个故事都配有图画,形象生动,让孩子记忆深刻,避免孩子在学习自我保护知识时枯燥乏味。

●安全知识丰富,让孩子更好地学会自我保护

安全无小事,与其让家长时刻提心吊胆,不如让孩子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送你安全儿童避险手册》主要包括如何安全使用一些电器,提醒孩子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场景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如何避免。

列举了外出郊游可能会遇到的危险,以及如何处理;也提到了要提防陌生人,当陌生人上门说是爸爸妈妈的朋友,要帮忙拿东西时,孩子到底应不应该开门,处理方法是什么?

《送你安全儿童自救手册》主要是告知家长和孩子,在遇到一些安全事故的时候,如何去处理。

比如关于中暑的问题,文中不仅讲到了中暑的症状、处理方法,还讲到了预防中暑的措施。

比如鼻子出血了怎么办?烫伤了怎么办?运动中受伤了怎么办?地震了怎么办?电梯故障了怎么办?被人跟踪了怎么办?等等。

这些安全事故,你都知道如何正确地处理及预防吗?

全2册5-10岁儿童安全教育防护知识绘本彩绘注音版精选月销量¥36打开百度APP立即扫码购买购买

预防比事后补救更重要,花两杯奶茶钱,就能让孩子了解更多的避险和自救知识,多一分防范,孩子少一分危险,家长多一份放心,太值了!建议父母一定要备一套。

为了省电,公婆和儿媳同睡一个房间,儿媳一肚子苦水“小升初”开学要做准备吗?经验分享:做好三件事,成绩稳居前五奶奶每天带孙子打牌,被吐槽不靠谱,1个月后成语量暴增惹人夸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