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风我永远记得
清清楚楚地说要热死我
看来现在上班是为了避暑
(室外工作的当我没说)
打开热搜
你会发现
“天气热”的话题
永远在线!
出车祸被撞断了6根肋骨
第一反应竟然是先跑到树下
网友表示:
他可能不知道骨折了
但他知道
原地躺下可能就熟了
全国多地出现40℃以上的高温
历史纪录频频被打破
现在的高温太可怕了
它不光“沸腾”了树
烤熟了虾
还热掉了鞋底
而广东有多热?
每天全省最高气温都在37℃上下
截至7月15日16:51
全省更是有95个高温预警信号生效
然而更让人绝望的是
今天开始入伏
高温“畅享版”要来了
从7月16日开始
一直到8月24日
广东开始进入为期40天的三伏天
夏日“焖煮模式”开始了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在时间上,三伏每年会出现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通常情况下初伏和末伏固定为10天,而中伏不定,为10天或20天。不巧的是,今年的三伏就属于40天“加长版”。
进入三伏天后,广东将持续高温天气。并且,受偏南、东南暖湿气流影响,容易出现局地雷雨,但降温效果并不明显,妥妥的“下开水”模式。
广东省气象台预计,16日-19日,我省大部炎热天气维持,有较大范围的35℃~36℃,部分市县可达37℃的高温天气。
具体天气预报:
17日-18日,粤北、珠三角市县多云到晴,有雷阵雨,局部大雨或暴雨,其余市县晴间多云,有分散雷阵雨。最高气温:南部沿海市县31℃~34℃,其余市县34℃~36℃,部分市县可达37℃。
19日,我省大部多云到晴天为主,午后有分散(雷)阵雨。最高气温:南部沿海市县31℃~34℃,其余市县34℃~36℃,部分市县可达37℃。
“入伏”后进入持续高温模式
那么在这期间
我们该如何健康科学地度过呢?
一忌:不开窗通风
通风差的室内易引发中暑,较差的空气质量容易致病。
建议:每天开窗通风两次以上,每次15-30分钟。
二忌:空调对着吹
对着空调直吹,会使颈背部肌肉受寒,造成颈椎问题。
建议:夏季空调温度最好不要低于26℃,吹空调时最好搭个披肩。
三忌:大口急喝水
夏季人体出汗多,大口急喝水会使水分快速稀释血液,加重心脏负担。
建议:每次喝水约毫升、注意少量多次补水。
四忌:过度喝冷饮
适量冷饮可以解暑降温,过度食用的话会导致胃黏膜下血管收缩,引发胃病。
建议:适量食用冷饮,补水以温开水为宜
五忌:冲洗冷水澡
冷水的刺激会导致心跳加速、血压升高、肌肉收缩、精神紧张等。
建议:洗澡水温以35℃-40℃为宜,洗澡时间不宜过久。
六忌:情绪不稳定
高温易使人心浮气躁,可能诱发心血管疾病。
建议:保持心情平和,情绪激动时,可通过转移注意力等方法来消除坏情绪。
炎炎三伏天
相信不少人觉得全身疲倦乏力
胸闷气短
口苦没食欲
有没有办法通过饮食调理一下呢?
下面来看看
吃一肉
“伏天吃伏羊”可以对身体以热制热,排汗排毒。对于怕冷的阳虚人群,三伏天适当吃些羊肉,有进补的效果,所以有“伏羊一碗汤,不用开药方”的说法。
注意:吃羊肉时最好搭配青菜、冬瓜等蔬菜,避免上火。有牙痛、上火、发烧感染症状的人以及体质偏热的人群,不宜食用羊肉。
喝二饮
三鲜饮
荷叶清热解暑;竹叶清热除烦、生津利尿;薄荷疏肝理气。三者加水冲泡后,是天然的解暑降温饮品。
做法:取新鲜荷叶、竹叶、薄荷各30g,加水煎煮10分钟后取汁,代茶饮即可。
柠檬饮
柠檬皮泡水喝可以生津健胃、止咳化痰,可以缓解夏季常出现的食欲不振、中暑烦渴等症状,对支气管炎、百日咳也有一定的疗效。
做法:取适量柠檬皮泡水喝即可。
食三瓜
苦瓜
苦瓜常被称为“降火第一瓜”,三伏天吃苦瓜能促消化、增食欲、强免疫、保护心血管。
凉拌苦瓜做法:用勺子把苦瓜内的白膜刮干净,然后切丝,用开水焯烫后过一遍凉水,按自己的喜好加入调味料拌匀即可食用。
丝瓜
丝瓜是“养颜第一瓜”,食用后有助于缓解夏季皮肤干燥、缺水等症状,是三伏天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好帮手”。
丝瓜蛋饼做法:丝瓜切成丝后浸入淡盐水中备用。鸡蛋和面粉按照3:2的比例调匀,放入海米碎、丝瓜丝、葱姜蒜末,拌匀后入油锅煎制成饼状即可。
冬瓜
三伏天食用冬瓜,不仅能清热、消暑、解渴、祛湿,还能保护心脏、控制血压、防止中暑。
编辑:胡婕责编:赵莹
来源:最紧要健康GRT、央视新闻、广东公共DV现场、人民网科普、广东天气等
审核:苗景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