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三伏天熬过来了,却倒在处暑。”
今年54岁老林,在杭州某工地干活。8月23日,他在太阳底下干活五六个小时后,头晕、呕吐,随后晕厥过去,四肢抽搐……工友们见状连忙将医院。医生考虑是中暑,随即进行补液等一系列治疗,才完全恢复过来。
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但实际上在杭州等南方地区,8月下旬至9月上旬甚至中旬,还有35℃的高温天,防范稍有疏忽,就可能导致中暑的发生。
据了解,医院急诊室8月23日-24日仅两天内就接诊6例中暑病人。所幸,病情都不是很严重,经过治疗后,恢复不错。
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蔡文伟介绍,一般中暑发生在高温、暴晒的环境下,如在密闭不通风的房间内,或者缺乏空调、通风设备的公共场所,由于体内热量不断产生,而散热困难,导致体内热量越积越多,身体无法调节。
蔡文伟主任表示,接下来还会有35℃左右的天气,早晚凉爽,中午还是很热,因此防中暑这根弦不能放松。
展开阅读全文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