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的高温天气,除了带来闷热与不适,还有对健康的威胁。医院急诊危重病科医生提醒市民,高温之下,应尤其警惕热射病。
热射病可致死
“中暑”一词市民耳熟能详,但其实并未深入了解。医院急诊危重病科医生介绍,由于严重中暑患者很少,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并不认为中暑后果非常严重。
按照严重程度不同,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其中,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患者往往不会昏迷,体温最高在40℃以下,经降温处理后,数小时内可自行恢复。而重症中暑可进一步分为热痉挛、热晕厥、热衰竭、热损伤,以及热射病。其中,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中暑类型,死亡率高达21%—63%。
热射病的特点是高热,患者体温可达到40.5℃以上,由于神经功能发生障碍,导致昏迷甚至抽搐。根据发病机制不同,热射病又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劳力性热射病,患者多为青壮年,由于高强度运动或者高温下工作,体内产生的热量来不及散发,皮肤往往多汗潮湿。另一类是经典型热射病,患者多为老年人,由于中枢体温调节功能减退,散热功能障碍所致,皮肤往往干热无汗。
先降温后转运
热射病患者的死亡率与体温、降温时间和受累器官数量相关,快速诊断和降温是救治患者生命的关键。
在户外如遇到热射病患者,关键要降温,应遵循“先降温后转运”的原则。首先,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解开衣服通风降温。对于青壮年劳力性热射病患者,如有条件可将其浸泡在冷水中,或用大量冷水浇淋,用湿冷的毛巾敷身体,同时给患者吹风,蒸发散热。值得一提的是,给患者降温的水越冷越好,也可以直接将碎冰盖在患者身体上。如无法降温,或者患者还出现了癫痫等症状,应尽快将患者转送至最近的急诊科,且在运输途中也要积极降温。
老年经典型热射病患者难以接受较强的冰冷刺激,可往身上喷雾或者擦浴,再用风扇吹,以蒸发和对流的方式帮助患者降温。需要注意的是,不能使用大量酒精擦浴,否则可能因皮肤血管吸收产生毒性。
此外,退热药对中暑患者无效,反而可能损伤肝脏。据介绍,目前热射病没有药物治疗方案,但不排除将来可能找到有效的药物。
医生提醒
预防是对付中暑最好的办法。居民应避免烈日下出行,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注意室内通风,保证足够休息时间。另外,市民应多关心家中老人,避免因不舍得开空调而导致中暑。此外,夏天产妇坐月子要裹严实等旧观念也应摒弃。
文字:李天蔚通讯员王学敏
图片:网络图
编辑:李翔秦天韩佳怡
上观号作者:上海松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