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中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54岁婆婆帮儿媳带孩子3年2个月,为何从 [复制链接]

1#

木棉

“我帮儿媳带孩子3年2个月,其实还不如保姆,保姆有工资、有假期、有尊重、可辞职,而我什么都没有。”是李阿姨对自己和儿媳三年共同生活带娃的总结。

除了劳累,更让李阿姨不能接受的,自从儿子结婚以来,儿媳体谅她一辈子辛苦,她心疼儿媳上班不容易,婆媳相处可谓情同母女,可这3年2个月的帮忙,非但将婆媳之间的好感消磨殆尽,她丝毫没有得到儿媳的孝敬和感恩,自己反而活成了儿媳最恨的那个人,她怎么想也想不通。

01、儿媳指责我看孩子不用心。

“看孩子的是我,可关于孩子的任何事情都是要听儿媳的,无论她是对还是错,如果我不按她说的做,她就指责我不用心。”李阿姨委屈道。

李阿姨说,儿媳为了保持身材和良好睡眠,才母乳喂养三个月,就要给孩子断奶。

“让孩子再多吃几天吧,母乳可以增加孩子的抵抗力。”李阿姨劝儿媳。

“妈,你心里只想着自己的孙子,完全不顾儿媳晚上能不能睡好,身材是否走样。”儿媳既然这样说,李阿姨也就不再多说了。

可从3个月起断奶,孩子就开始晚上跟着李阿姨睡。

每天晚上,李阿姨都要起夜三四次,给孩子冲奶粉。

孩子6个月时,要添加辅食了,李阿姨坚持少吃多餐,逐渐添加。可儿媳每次听到孩子哭,都说李阿姨喂孩子不用心,把孩子饿哭了。

有一次,李阿姨往碗里打了一个鸡蛋,准备给孩子做鸡蛋羹,可儿媳坚持说一个鸡蛋不够,自己又往碗里打了一个鸡蛋。

“现在生活这么好,还能让孩子挨饿吗?孩子不饿就不会哭了。”儿媳理直气壮。

虽然蒸了两个鸡蛋,可李阿姨只喂了一半就坚持不喂了。

谁知儿媳夺过碗,自己喂了起来,一边喂一边说:“真没见过你这样当奶奶的,碗里还有,孩子要吃,你就是不喂,故意饿着孩子。”

结果,当天晚上孩子因为积食高烧39.6℃,孩子住了三天院,儿子儿媳工作忙,医院看看,大部分时间医院不眠不休,抱着孩子心疼流泪。

最让李阿姨难以释怀的是孩子一周两个月时,儿媳下班回家让她去做饭,她就把孩子放在了正在打电话的儿媳的旁边,自己去做饭。

可她刚系上围裙就听到外面“哇”的一声,孩子摔在了门槛上,磕破了嘴唇,到医院缝了三针,留了疤,让她心疼不已。

可让她的心更疼的是儿媳的责怪:“妈,看孩子比做饭更重要,看孩子要用心,你把孩子放我旁边,至少告诉我一声啊,要不然孩子也不会小小年纪就留疤。”

李阿姨只是长叹一声,没有争辩,因为她的争辩只会引起争吵和儿子夫妻俩的不睦,何苦呢?

可无论谁对谁错,儿媳这句话从此成了她的心病,之后,每当他看到孩子嘴上的疤,她都既委屈又心疼。

从此以后,李阿姨看孩子就是“盯”孩子,自己不看电视,不接电话,也不和外人打招呼,聊闲天儿,尤其是儿媳在一旁的时候,她总是莫名的紧张。

02、儿媳说孩子的毛病都是我惯的。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性,每种性格都有自己的优点,可孩子只要不顺她的意,她就随意打骂,还说是我惯的坏毛病。”李阿姨委屈道。

李阿姨的孙子吃饭慢还挑食,这也是李阿姨很头疼又努力改善的事。

有一次,李阿姨给孩子做辅食,孩子刚开始说吃鸡蛋羹,她蒸了,孩子又不吃了;孩子又说要喝挂面汤,她做了,孩子又不吃了;接着,孩子又说喝芝麻糊,她做了,孩子还是不吃。

儿媳回家,一看到桌子上一桌子的饭,气不打一出来:“妈,我告诉过你多少遍,他不吃就饿着他,现在孩子这么挑食,都是你惯的。这一桌子剩饭,谁吃?”

结果,孩子的剩饭菜李阿姨自己吃了两天。

“自从孩子开始加辅食,我不知吃了多少剩饭剩菜了。”李阿姨长叹一声。

还有一次,李阿姨的儿子儿媳带孩子一起逛超市,到了玩具区,孩子看中了一辆小轿车,儿媳一看价格,元,认为太贵,坚持不买。

孩子就边哭边央求起来,儿媳见状,火冒三丈,打了孩子几下,又训斥孩子不懂事,威胁孩子,以后再也不带他来超市了。

意识到周围有人围观,儿媳冲着李阿姨没好气地说:“惯、惯、惯吧,都是你平时惯的,你哄吧。”说完,儿媳自己走了。

更有一次,儿媳看了一档亲子节目,节目中专家提出亲子关系的建立和维系的重要性。

于是儿媳突发奇想,让孩子晚上跟她睡,可孩子已经跟着李阿姨睡了将近两年了。

儿媳叫孩子去她房间睡,孩子不去,李阿姨哄孩子,孩子还是不去,儿媳便强制性地把孩子抱走了。

结果,孩子哭了大半夜,儿子和儿媳也争吵到大半夜:“都是你妈教的,都是你妈惯的。”儿媳这句话,压低了声音又咬牙切齿,让李阿姨听到后有苦难言。

过了几天,李阿姨带孩子在楼下玩耍,好心的一位奶奶推心置腹地提醒她:“咱们给儿媳带孩子,也就是两三年,等孩子一大,人家就不用咱了,咱还要回老家的,千万别让孩子不跟人家妈妈亲,毕竟人家是母子,咱当老人的可别犯傻。”

李阿姨低下了头,眼圈都红了。

03、儿媳总说我偏袒儿子。

“他们夫妻工作都忙,事又多,缺乏沟通,矛盾也多,可儿媳总认为他们夫妻的矛盾是我造成的,只要他们一吵架,我怎么做都不对。”李阿姨无奈地说。

每天李阿姨第一个起床,给孩子冲奶粉,给儿子儿媳做早饭,等儿子儿媳上班了,她还要一边带孩子一边做家务,洗碗、擦地、叠被、买菜、做饭、带孩子下楼玩耍……李阿姨的手机里,每天常设闹钟13个,每个都是每日必办事项。

这对于一个54岁的人来说,真的是高负荷的劳动量了。

有一次,李阿姨上午带孩子去打了预防针,去时坐了半个小时的公交车,到卫生室又排队等了半小时,回来时,太阳正毒,李阿姨感到有点中暑,身体不适的她除了给孩子做饭外,其他家务一点没做。

儿媳晚上下班,看到满水池的脏碗,洗衣机上孩子的衣物,还有满地孩子的玩具时,顿时发火:“这真是住到猪圈里了。”

李阿姨头晕,也并不回应,也不起床。

“你出来,咱们一起干活,你去洗碗,我来擦地。”儿媳冲正在房间里加班的丈夫喊道。

过了几分钟,李阿姨的儿子并没有行动,儿媳不依不饶大声喊道:“这个家不是我一个人的,凭什么我一个人干活?”

儿子推说正在加班,一会儿再干,可儿媳不依,马上就要掀起夫妻大战。

为了避免儿子儿媳争吵,李阿姨挣扎着起床,走到厨房去洗碗,可不知儿媳哪来的邪火,冲李阿姨发火道:“你既然可以替你儿子洗碗,把地也擦了吧,你真是惯了孙子惯儿子,这日子怎么过?”

为了避免争吵,李阿姨不得不洗好碗再去擦地,擦完地,已经夜里11:00了。

04、儿媳说我走了她的日子就更好了。

最近,李阿姨的孙子要上幼儿园了,儿媳话里话外点拨李阿姨,让李阿姨回老家。

有一次,儿媳和李阿姨看完一档婆媳矛盾类的节目,儿媳感叹道:“这婆媳关系啊,其实也好处,尤其是老人能够自理,儿女能够自立的时候,还是分开好。”

李阿姨并不搭话。

更有一次,小区里面一对婆媳在激烈争吵,儿媳回家后评价道:“那个婆婆真是傻,自己有手有脚又利索,自己回老家不好吗?这和孝顺不孝顺没关系,天天这么争吵,还指望着儿媳以后孝敬她,那不是做梦吗?”

儿媳说得多了,李阿姨当然寒心,但李阿姨也知道,自己再住下去,不会有好日子,于是就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回老家。

可李阿姨已经丧偶两年,儿子又是独子,加上这3年的劳累让她的身体早已大不如前。

儿子得知李阿姨要回老家,既心疼又气愤,要找妻子理论,李阿姨劝阻道:“年轻人都想过自己的日子,可以理解,你媳妇也不容易,好好过吧。”

晚上儿子又和儿媳商量,儿媳还是压低声音,咬牙切齿地说:“她不走,这日子怎么过?我都忍了三年了,一天也不能再忍了,她走了,日子就好过了。”

三天后,李阿姨一个人回到老家。

05、写在最后。

听了李阿姨的叙述,忍不住心酸。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更多女性走向职场,越来越多的家庭不得不选择让老人给带孩子,可相处过程中,因为生活习惯差异、育儿观念不同的原因,婆媳矛盾随处可见。

如果作为晚辈,既啃老又怨老,无疑是最伤人心的。

也借这篇文章,希望身处这种关系中的晚辈,能够多反思,及时改正,懂得感恩,切勿寒了老人的心,伤了夫妻的感情。

愿以上文字,与我的读者共勉。

喜欢我的文字,欢迎留言、点赞、讨论、转发。

今日讨论话题:

在婆婆帮带孩子的过程中,出现矛盾,你是怎么处理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