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院治疗白癜风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年,宝鸡市遭遇几十年不遇的高温天气,数名清洁工、装卸工、车间的操作工被诊断为职业性中暑并不幸身亡。近日高温来势迅猛,加之湿度较大,人们倍感闷热。中暑,您不得不防!
一、什么是中暑?
中暑(热射病)是在高温环境下由于热平衡或者水盐代谢紊乱引起的一种主要是以中枢神经系统或者是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的急性热致疾病。
二、中暑有那些临床表现?
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
先兆中暑指在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如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和盐分,短时间内即可恢复。
轻症中暑,临床表现为头昏、头痛、面色潮红、口渴、大量出汗、全身疲乏、心悸、脉搏快速、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升高至38.5℃以上。如及时处理,往往可于数小时内恢复。
重症中暑按发病机理可分为三种类型:即热射病(含日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也可出现混合型。
①热衰竭。是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人体自我调节体温,皮肤血流的增加以便散热,但没有同时发动内脏血管的收缩,或血容量的相应增加,因此就会出现代偿不足,导致脑部暂时供血减少而发生晕厥。一般发病比较迅速,先有头昏、头痛,继而出现心悸、出汗、恶心、呕吐,皮肤湿冷、面色苍白,进一步发展就会出现血压短暂下降,发生晕厥,一般体温不高或稍高。
②热痉挛。由于高温过量出汗,体内钠、钾丢失过多所致。主要表现是明显的骨骼肌肉突然痉挛,并伴有疼痛。可理解为抽筋。
痉挛以小腿后面的腓肠肌和腹肌多见。痉挛发作多对称性,时而发作,时而缓解,患者神志清醒,体温多正常。
③热射病。这是人体在热环境下体温调节机制紊乱,散热途径受阻,体温持续升高的结果。其特点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体温可高达40℃以上。尤其是开始时大量出汗,以后出现“无汗”,伴有干热和意识障碍、嗜睡等表现,甚至直接进入昏迷状态。
热衰竭在生活中最常见。处理也比较容易,就是把人搬到荫凉的地方,解开衣扣,通风降温,补充水分(凉白开加一点盐或果汁都可以)。一般在休息片刻后即可清醒,不引起严重后果。
热痉挛这种中暑属于最轻的,处理也很简单,就是立刻到荫凉通风的地方,降温补水,很快就好了。
热射病如果抢救不及时,死亡率是比较高的,也是最危险的。
三、中暑的预防
(1)避免高温环境。天热时要尽量避免高温高湿环境,如确为工作需要,则必须做好防护,时间不宜过长,尽量不超过15分钟,且有人替换和陪伴。避免日光直接照射,这对于野外作业的人员更重要,尤其是农民、清洁工、建筑工等等职业从业者,一定要注意自我保护,戴遮阳帽,备好饮用水,涂抹防晒霜。
(2)补充水分。水还是以白开水为最佳选择,略加一点盐,以补充钠,维持电解质和体液渗透压平衡,防止抽搐或晕厥。矿泉水、茶水、果汁、绿豆汤、赤豆汤等等都可以。
(3)通风降温。无论是工作场所还是生活场所,都要注意通风降温。天热时白天室外的温度会比室内高,这时候不要开窗。夜间室外温度下降了,才可以开窗通风。能用风扇的,可以不用空调。尤其是老人,以免引发关节或哮喘等已有的疾病。一般来说,空调设定在24-26度比较合适。另外,游泳、冲凉,或把脚放入冷水中,都有助于防暑降温。
(4)药物预防。藿香正气水、十滴水、仁丹、口服补液盐、菊花茶等都会被用作预防中暑的药物,可以备用。此外,风油精、花露水和清凉油也都可以用于中暑的预防。
(5)了解中暑的症状,及早发现及早就医。要了解中暑的表现形式,一边及时发现,及早处理,尽早就医,以免发生严重后果。
四、中暑的职业防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在高温天气来临之前,用人单位需要对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对患有心、肺、脑血管性疾病、肺结核、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其他身体状况不适合高温作业环境的劳动者,应当及时调整作业岗位。因高温天气停止工作、缩短工作时间的,用人单位不得扣除或降低劳动者工资。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补贴。超过40℃就要停止作业了。同时,用人单位应当为高温作业、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者供给足够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防暑降温饮料及必需的药品。不得以发放钱物替代提供防暑降温饮料,同时,防暑降温饮料不得充抵高温津贴。用人单位应当在高温工作环境设立休息场所。休息场所应当设有座椅,保持通风良好或者配有空调等防暑降温设施。劳动者因高温作业或者高温天气作业引起中暑,经诊断为职业病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如果用人单位没有参加工伤保险,由用人单位按照《工伤保险条例》中的规定支付费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