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中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大暑容易中暑,阴暑还是阳暑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比较好 http://www.zggylt.com/

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酷暑多雨,暑湿之气容易乘虚而入且暑气逼人,心气易于亏耗,尤其老人、儿童、体虚气弱者往往难以将养,而导致疰夏、中暑等病。

很多人夏天喜欢喝藿香正气水预防中暑,有人喝了觉得舒服,也有人一喝就很难受。这是为什么呢?其实中医讲因人而异,中暑可以分成阴暑和阳暑。

由于夏季暑热湿盛,人们毛孔开张、腠理疏松,人们睡眠、午休和纳凉之时,若过于避热趋凉,如夜间露宿室外,或坐卧于阴寒潮湿之地,或在树阴下、水亭中、阳台上乘凉时间过长,或运动劳作后立即用冷水浇头冲身,或立即快速饮进大量冷开水或冰镇饮料,或睡眠时被电扇强风对吹,均可导致风、寒、湿邪侵袭机体而引发"阴暑"。出现身热头痛、无汗恶寒、关节酸痛、腹痛腹泻、神疲倦怠、舌质淡苔白腻。

预防和治疗阴暑应喝些生姜红糖水和藿香正气水,千万不要喝冰镇绿豆汤等,以免雪上加霜。另外,不要在树荫下、阳台上乘凉时间过长,不要快速饮进大量冷开水或冰镇饮料,或在睡眠时不要开电扇强风对吹等。

常言道:“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中医认为,夏日食姜与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生姜的多种药用功效有关。
  增加食欲
  炎炎夏日,人体受暑热侵袭或出汗过多,促使消化液分泌减少,而生姜中的姜辣素却能刺激舌头的味觉神经和胃粘膜上的感受器,通过神经反射促使胃肠道充血并促进消化液的分泌,从而起到开胃健脾,促进消化,增进食欲的作用。
  解*杀菌
  夏季,人们喜食冷饮,冷菜等冷制品,由于这些食品极易受到外界病菌的污染,若不慎食入,便会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而生姜所含的挥发油则有一定的杀菌解*功效。
  驱风散寒
  夏日里,人们喜欢食冷制品,若贪食过多,则易致脾胃虚寒,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而生姜中有温中,散寒,止痛的功效,可避免上述症状的发生。同时,生姜的挥发油可促进血液循环,对大脑皮层,心脏的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均有兴奋作用。在饮食中加些姜,可提神醒脑。疏风散寒,防止肚腹受凉及感冒。

但是夏天吃姜也要注意一下几点:

不要去皮。有些人吃姜喜欢削皮,这样做不能发挥姜的整体功效。一般的鲜姜洗干净后就可以切丝分片。

2.凡属阴虚火旺、目赤内热者,或患有痈肿疮疖、肺炎、肺脓肿、肺结核、胃溃疡、胆囊炎、肾盂肾炎、糖尿病、痔疮者,都不宜长期食用生姜。

3.从治病的角度看,生姜红糖水只适用于风寒感冒或淋雨后有胃寒、发热的患者,不能用于暑热感冒或风热感冒患者,但不能用于治疗中暑。服用鲜姜汁可治因受寒引起的呕吐,对其他类型的呕吐则不宜使用。

4.不要吃烂了的生姜。腐烂的生姜会产生一种*性很强的物质,它可使肝细胞变性、坏死,从而诱发肝癌、食道癌等。那种“烂姜不烂味”的说法是错误的。

5.吃生姜并非多多益善。夏季天气炎热,人们容易口干、烦渴、咽痛、汗多,生姜性辛温,属热性食物,根据“热者寒之”原则,不宜多吃。可以在做菜或做汤的时候放几片生姜即可。

那么阳暑有哪些特点呢?

明代名医张景岳对阳暑的起因及病状曾做过描述:“阳暑者,乃因暑而受热者也,……凡以盛暑烈日之时,或长途,或于田野,不辞劳苦,以致热*伤阴,而病为头疼烦躁,肌体大热,大渴大汗,脉浮气喘,或无气以动。此以暑月受热,故名阳暑”。

阳暑证指夏季在烈日下工作或长途奔走,感受炎热曝哂而发病的伤暑证。主要病状有高热、心烦、口渴、大汗、舌质红舌苔*干,脉洪数等。阳暑证病性属热,舌质一定偏红,食疗用西瓜和绿豆汤。药物多用白虎汤和清暑益气汤等。(谨遵医嘱)

相关链接文章为怎么做西瓜酱?教你选瓜技巧!

白虎汤,最早见于东汉末年张仲景著的《伤寒论》一书。历代中医奉它为解热退烧的经典名方。中医认为“白虎”为西方金神,对应着秋天凉爽干燥之气。以白虎命名,比喻本方的解热作用迅速,就像秋季凉爽干燥的气息降临大地一样,一扫炎暑湿热之气。

成分:知母、石膏、炙甘草、粳米(谨遵医嘱)

方义:

1.热淫于内,以苦寒发之,故以知母苦寒为君。

2.热则伤气,必以甘寒为助,故以石膏为臣。

3.津液内烁,故以甘草、粳米甘平益气缓之为使,不致伤胃也。

4.又烦出于肺,躁出于肾,石膏清肺而泻胃火,知母清肺而泻肾火,甘草和中而泻心脾之火。或泻其子,或泻其母,不专治阳明气分热也。

变化方:(谨遵医嘱)

1.本方加人参三两,名人参白虎汤,

治伤寒渴欲饮水,无表证者,口干舌燥者。

亦治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

亦治太阳中暍,身热,汗出,足冷,脉微而渴。亦治火伤肺胃,传为膈消。

2.本方加苍术,名白虎加苍术汤,湿温脉沉细者。

3.本方加桂枝,名桂枝白虎汤,治温疟,但热无寒,骨节疼痛,时呕。

4.本方加柴胡、*芩、半夏,名柴胡石膏汤,治暑嗽喘渴。

5.本方除粳米,加人参,名化斑汤治胃热发斑脉虚者。

煎服法:先煮石膏数十沸,再投药米,米熟汤成,温服。

方歌∶白虎膏知甘草粳,气分大热此方清,热渴汗出脉洪大,加入人参气津生。

清暑益气汤有两个方子,见下表(谨遵医嘱)

藿香正气水是除寒湿的,所以内热体质和阳暑患者喝了藿香正气水会很难受!

由于现在空调冷饮泛滥,体质虚寒的人越来越多,导致阴暑患者与日俱增。

此外中暑可以按轻重程度分成以下三个阶段:

先兆中暑,主要表现为大量出汗、口干渴、头晕眼花、胸闷心悸、疲乏、恶心等。这时应把病人扶到阴凉通风处,解开衣扣休息,让病人喝一些淡盐水或含盐的清凉饮料,一般症状很快会缓解并消失。

轻症中暑,除了有先兆中暑的各种症状外,还有体温上升、面色潮红、皮肤灼热或面色苍白、呕吐、四肢湿冷等情况。此时,除迅速采取上述处理外,还可给病人服人丹、十滴水或藿香正气水,并针刺或指压人中、内关、合谷、足三里等穴位。若病情无好转,医院诊治。病人一般在4~5小时内可以恢复正常。

重症中暑,除上述轻度中暑症状外,还同时伴有高热(40℃)、昏厥倒地、手足痉挛、血压骤降等。遇此情况,除迅速将病人抬至阴凉处,采取上述简便急救外,医院。

大暑是全年温度最高,阳气最盛的时节,在养生保健中常有“冬病夏治”的说法,故对于那些每逢冬季发作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腹泻、风湿痹证等阳虚证,是最佳的治疗时机。有上述慢性病的朋友,在夏季养生中尤其应该细心调养,重点防治。

传播中医文化,功德无量!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