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中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探美微课第期大暑时节如何养生 [复制链接]

1#
专科治疗白癜风方法         http://m.39.net/pf/a_7288900.html

主讲人

蒯海蓉编辑

小美

大暑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长达40天的“三伏天”,我们已经进入了“初伏”的尾声,接下来迎接我们的是“中伏”和“末伏”。

入伏之后,农作物生长的很快湿度加大,天气闷热,很多人“空调,冰镇西瓜,冷饮和wifi”缺一不可,但是这也影响了我们人体的正常排汗系统,导致我们身体*素积累,湿气入侵,脾胃升降,影响人体消化功能,引起食欲不振。

大暑非常关键的时期,处于三伏天之间,冬三九夏三伏,这都是气温最为极端的时候,一个最冷一个最热。

所以在大暑节气期间,日常的生活饮食作息和保健,我们要特别的注意,不能乱吃乱喝,而且通过正确的饮食,可以调整身体,适应环境,健康度过三伏天。

大暑时节,天气炎热,首先要做的就是预防中暑!

中暑也分两种,一个是阴暑,一个是阳暑。

阴暑一般是因为忽冷忽热或吃生冷所造成的,也叫脾胃感冒。

表现为:头痛,头重,恶心呕吐,腹泻乏力,遇到这种情况,可以用藿香正气水,或者用生姜、丁香、桂皮、佩兰、藿香根据情况来煲汤喝。

阳暑一般是夏季受热过久,持续高温所导致。

表现为:小便热痛,发*,头晕头痛,甚至发热晕阙,这个时候千万不能吃温热性食物,不能喝藿香正气水,否则一定会热上加热,藿香正气水是适合外感风寒、内伤湿滞的阴暑,遇到阳暑,可以用西瓜,西瓜皮,竹叶,荷叶,绿豆煲来喝。

易中暑的人群:

一、对有慢性病的人群,更应结合节气特点加以调护,防止旧病复发或加重,并防止夏季常见病的侵袭。

二、对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并加强室内通风,尤其在闷热的天气中要注意使用物理降温。

三、有心脏病史的人群,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适度贮备氧气袋,在自觉胸闷气短之时使用。

四、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的患者,应注意室内温度、湿度、通风换气,必要时吸氧。

五、胃肠道疾病的人群,如慢性胃炎、慢性肠炎的人们要注意饮食有规律,不要暴饮暴食,还要注意饮食卫生,防止肠道传染病的发生。

六、对于体力劳动者、室外工作的人员来说,更应该随时预防中暑,多饮水,同时服少量仁丹、常喝绿豆汤,注意防晒等都可预防中暑。

按三个穴位消暑

对付三伏天因暑热、潮湿和贪凉所致的外感风寒,可常按涌泉、极泉和阴陵泉三个穴位。

一、涌泉穴

按摩涌泉可滋阴降火,缓解上火症状。涌泉位于脚底中线前1/3与后2/3交界凹陷处,晨起和睡前用力按揉20~30次,效果更好。

二、极泉穴

炎热多汗容易让人心烦气躁,这个时候不妨按摩极泉穴,可以宽胸宁神、调和气血。

极泉穴位于腋下,适度捏拿腋窝,每次按捏约3分钟。然后左手上举,右掌轻拍左腋下30~50次,再换左手拍打右腋下,重复5遍。

三、阴陵泉穴

伏天气候潮湿闷热,湿邪经皮肤侵入人体。按摩阴陵泉有助加强脾胃运化、利水除湿、调理三焦,可预防夏季消化道疾病的发生。

如何安度三伏天?一、合理使用空调

空调没必要开得太猛,刚好合适就行。在户外回室内,流着汗,不要立马浸泡在温度非常低的空调房里,容易得阴暑感冒。

二、饮食科学

“清洁”是夏天饮食卫生的重中之重,高温天食物容易变质,会引起腹泻、胃肠道紊乱。开启过的饮料、食品等要注意密封、冷藏。

除此之外还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