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中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桐乡已有这么多人中暑快收好这份防暑手册 [复制链接]

1#

这两天桐乡的天气,

除了热,还是热!

在室外站上一会儿,

分分钟觉得自己要中暑了。

小布可不是夸张啊!

小布医院、

医院、

医院了解到,

从这周开始,

已经有40余医院救治,

主要人群集中为室外工作者

和年老体弱的老年人。

不出门也可能中暑


  26岁的小李是一名特警,昨天(6月26日)上午在进行室外集训时出现头晕、胸闷、大量出汗等症状,一同训练的同事赶紧叫了救护医院,在接受补液后,小李情况好转,已无明显症状。


  当天下午,78岁的孙大伯在家突然晕厥,入院时体温达到了38.9℃。


  “家属当时也想不通,为什么老人没出门也会中暑,其实中暑不代表一定要暴晒,老年人独自在家,天气闷热不舍得开空调,室内温度过高,也会引起中暑。”医院急诊科主任邢渭强表示。

中暑可致严重后果


  无独有偶,连日来,市一院也收治了数名中暑患者,他们均有高温环境下工作的经历。


  “患者中有30多岁在工地上班的年轻人,也有70多岁在地里干活的老人。”市一院急诊科主任肖正武说,其中有一位老人倒在田间2个多小时医院,“医院时胸部与下肢部位为二度烫伤,人已经陷入深度昏迷,血压低、心率快,体温也高达39.7℃,情况比较危急。”在急诊科经过抢救后,患者已被转入ICU病房进行监护,目前仍处于昏迷状态。

中暑和哪些危险疾病症状类似?

中暑到底应该如何急救?

什么才是降暑利器?

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防暑降温方法,

又隐藏着哪些致命误区?

进入六月底,

高温“卷土重来”,

这些有关中暑的知识,

你一定要知道!

关于中暑:


  一般来讲,外界温度超过37℃对于肌体就会产生危险。中暑患者的体温越高,生命危险就会越大。一旦对中暑的应对不当,人体核心体温超过40℃中暑病死率高达41.7%,若是体温超过42℃,病死率高达81.3%。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中暑情况都会产生致命危险,只有在热射病的情况下,才容易造成死亡。


  从临床表现来看,根据中暑的轻重程度,可以分为三大类:


  从职业特点来看,在高温、高湿没有通风的环境下长时间滞留都是中暑的高危行业,如冶金工人、清洁工、交警、建筑工人、快递骑手等。而中暑的高危人群则包括老人、小孩、患有慢性基础疾病特别是心血管疾病、服用药物,以及孕妇等人群。

体温升高,是中暑还是感冒?


  简单地讲,感冒是由于内因造成的体温增高,而中暑是由于外因造成的体温升高。


  感冒是有外界病源入侵肌体后,肌体对抗而会出现体温增高,这对于消灭外界病源是有非常大帮助的。发烧是肌体的一种自我保护、自我反映,也是提示及时就医的信号。


  中暑所引起的发烧是由于我们自身的体温调节中枢出现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外界高温、高湿的环境使得肌体不能有效地进行散热,而造成肌体的损害。

遇到中暑我们该怎么做呢?

◆将患者扶到阴凉处躺下;

◆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最好是淡盐水;

◆用湿毛巾、冰袋、冰块、风扇降温;

◆把患者脚部抬高,有助于静脉回流,缓解休克状态。

◆如情况严重,医院,医生会采取更专业的综合与对症治疗措施,处理并发症,防止脑水肿和抽搐等特殊情况。

紧急救助中的注意事项:

◆运动饮料、绿豆汤均可以选择,但冰镇饮料虽可以降温,但要注意两点:一是对糖尿病人会造成血糖升高,二是对胃肠道疾病患者会造成肠胃不适。

◆冰袋放置的地方要在颈部两侧、大腿根或腋下,这些地方血管丰富,降温效果好。

◆藿香正气水或十滴水都可以起到解暑作用,但要考虑病人是否能够耐受。神志不清的患者可能不具备服药条件;儿童、孕妇则需遵医嘱;驾驶员和高空作业人员要考虑酒精因素;同时服用头孢类抗生素的患者不能同时服用藿香正气水。

◆极端情况下,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可使用冲凉水澡、用矿泉水浇头、冷水浸泡等极端方式迅速降温。

防暑小妙招


  适量饮水、补充水分、盐分和矿物质;健康饮食增强营养;着装轻薄、色浅、宽松;户外活动携带防暑药品;室内避暑适度降温;驾车出行注意控温;特殊人群防暑降温需遵医嘱。


  防晒霜主要是用于防晒伤,对中暑不能起到阻挡阳光和热量的作用;遮阳帽可以防暑,但遮阳空间有限其防暑效果一般,如果透气性非常差或者特别厚,更不利于散热,甚至会加重出现中暑的症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