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中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三伏天来临,教你远离中暑急诊界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医湿疹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lx/210412/8839619.html

三伏天来临,教你远离中暑

近日,北京乃至全国持续高温,天气闷热,一年一度的三伏天来临。越来越多的人因头晕、恶心、发热、乏力、心慌,甚至神志不清、昏迷就诊急诊,最后诊断为中暑。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中暑,炎炎夏日如何远离中暑。

中暑是指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或在炎热环境中进行体力活动引起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所致的一组临床症候群,以高热、皮肤干燥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特征。因此中暑是夏季户外体力劳动者如农民、冶金工人、清洁工、交警、建筑工人、快递员等极易发生的一种疾病。

一般来讲,外界温度超过37℃对于机体就会产生危险。中暑患者的体温越高,生命危险就会越大。一旦对中暑的处理不当,人体核心体温超过40℃中暑病死率高达41.7%,若是体温超过42℃,病死率高达81.3%。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中暑情况都会产生致命危险,只有在热射病的情况下,才容易造成死亡。

从临床表现来看,根据中暑的轻重程度,可以分为三大类:

分类

主要症状

严重程度

先兆中暑

口渴、食欲不振、头昏、多汗、疲乏、虚弱,恶心、心悸、注意力涣散、体温正常或升高

轻症中暑

呕吐、头痛、动作不协调

★★

重症中暑

热痉挛

活动中或者活动后痛性肌肉痉挛

★★★

热衰竭

明显脱水症状如心动过速、直立性低血压或晕厥

★★★★

热射病

意识模糊、惊厥、甚至无反应,周围循环衰竭或休克

★★★★★

中暑的诊断

虽然中暑的症状根据严重程度复杂多样,但诊断相对简单,根据有高温环境暴露史、过多出汗而缺乏液体的补充,结合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可以作出诊断,也应注意除外其他器质性疾病。

最严重的中暑类型当属热射病。热射病通常症状较重,死亡率高,以高温和意识障碍为特征。早期受影响的器官依次为脑、肝、肾和心脏。根据发病时患者所处的状态和发病机制,临床上分为两种类型:

劳力性热射病。

非劳力性热射病

发病机制

高温环境下内源性产热过多

高温环境下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引起散热减少

发病人群

健康的年轻人

老年体衰居民

发病条件

从事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数小时后

拥挤和通风不良环境中

病死率

遇到中暑我们该怎么做呢?症状较轻者:

1,迅速将患者转移到阴凉处躺下,脱去多余的或者紧身的衣服;

2,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最好是淡盐水;

3,用湿毛巾、冰袋、冰块、风扇降温;冰袋应置于患者的腋下、颈侧和腹股沟处;

4,把患者脚部抬高,有助于静脉回流。

◆如果30分钟内患者情况没有改善,尽快寻求医学救助。

◆如出现重症中暑的症状,如剧烈头痛、肌肉痉挛、晕厥、意识障碍、高热、心动过速等,则表示情况严重,务必立医院,医生会采取更专业的综合与对症治疗措施。

预防中暑如何避免中暑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保持良好的生活和工作

习惯,预防最重要

l要保证充足睡眠养足精神

l要适当饮水补充水分

l要补充盐分和矿物质

l要健康饮食增强营养

l穿着要轻薄、色浅

l要做到户外活动携带防暑药品

l要尽量做到室内避暑适度降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