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
是发生于夏季或高温作业时的一种急性病症,属于中医学“暑厥”暑风”、”闭证”的范围。长时间受到烈日暴晒或气温过高是导致本病的主要因素。
临床表现轻者可见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可突然昏迷、肢厥面色苍白、呼吸不匀、血压降低、高热等。本病患者以老年人、身体虚弱者及长期卧床的病人与产妇为多见。
以下偏方可缓解中暑,减轻痛苦。
1新鲜薄荷方
新鲜薄荷30克,大米60克,冰糖20克。
f制法】先将薄荷加水煎汤,待其冷却,再用大米煮粥,快熟时加入冰糖、薄荷汤,再煮一二沸,即可。
每日两次。
中暑。
2鲜竹叶方
鲜竹叶10克,鲜薄荷叶2克,绿茶5克。
将鲜竹叶、鲜薄荷叶、绿茶开水冲泡,代茶饮用。
量随意。
中暑。
3苦瓜方
苦瓜1个,绿茶适量。
将苦瓜上端切开,去瓤,装入绿茶,把苦瓜挂予通风处阴于。取下洗净,连同茶叶切碎,混匀。每服10克,以沸水冲沏,代茶频饮。
每日一次。
中暑发热、IZl渴烦躁、小便不利等症。
4针灸方
中暑轻症
主证:头痛头晕,汗多,皮肤灼热,气粗,舌燥,口干烦渴,脉浮大而数。
治法:取督脉、手厥阴经、阳明经穴为主。针刺用泻法,以泄热祛暑。
处方:大椎、内关、曲池、委中。
大椎泻全身之热;委中又名血郄,放血以清血分热;曲池清热要穴;内关清热泄三焦火。
中暑重症
主证:先头痛,烦渴,呼吸喘息,继则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汗出,脉沉而无力。
治法:取督脉经穴为主。针刺用泻法,以开窍、泄热、祛暑。
处方:水沟、百会、十宣、曲泽、委中。
神志昏迷,取水沟、百会以开窍醒神;曲泽为心包经合穴,配委中刺血以清血热;十宣放血以开窍苏厥。
温馨提醒:采用中医针灸治疗中暑时,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灸大夫
传授中医艾灸知识,推广现代艾灸疗法,提供专家在线、实时的免费咨询,量身定制个人灸疗方案,呵护您和家人的身体健康。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灸大夫微店↓↓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