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中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孩子ldquo阴中暑rdquo不 [复制链接]

1#

孩子中暑,不可不防!

炎炎夏日,家长们又要操碎心了……

天儿太热,孩子想要清凉,怎么办?游泳不错,但安全问题却让人忧心。好吧,为了安全少玩水,让孩子在地面上待着。可是,这么热的天儿,中暑了又怎么办?

实际上,每年夏天,孩子中暑的现象屡见不鲜。

对于孩子中暑,多数家长或多或少知道些常识,也懂得一些应急或预防措施。但是,你所知道的,或认为的“常识”,真的正确吗?

关于“中暑”

在很多家长看来,孩子中暑应该是这样:

刚开始时,会一直出汗,突然汗量减少了,面色苍白,失神昏倒,全身像火一样地发烧,严重时能达到四十度以上。有时候,人还会说胡话或抽搐。大多数家长都认为,孩子出汗忽多忽少、身热头昏、肢重胸闷、神志模糊,这些都是中暑最明显的征兆。

这确实是中暑征兆。不过,中暑是否都是如此?其实未必!

在夏天,如果孩子出现肠胃不适、感冒发烧、倦怠、恶心、拉肚子等症状,那么也需要提高警惕。因为有可能,这也是中暑反应。由于这种中暑现象并不十分明显,而且症状与普通感冒、拉肚子等病症相似,所以很容易被混淆,甚至是忽视。这是很危险的事,家长们一定要提高警惕!

中暑是什么症状?

小贴士:

有些中暑症状并不十分明显,家长需要提高警惕!!!

“阳中暑”和“阴中暑”

夏天天气炎热,人在骄阳下暴晒或剧烈运动,就容易出现中暑现象。一般来说,这种暑热内闭、蒙蔽心窍的中暑现象,被称为“阳中暑”。正如前面所言,通常大家所认定的中暑现象,其实多指“阳中暑”。与“阳中暑”对应的,还有一种“阴中暑”,即那些倦怠、恶心等,症状并不十分明显的中暑现象。

“阴中暑”又被称为“假中暑”,多指在阴凉处发生的中暑现象。在阴凉处为什么能中暑呢?中医认为,阴中暑是“静而得之”,指夏季因气候炎热而吹风纳凉,或饮冷无度,中气内虚,以致暑热与风寒之邪虚侵而造成的。通俗说,就是因为气温高、空气湿度大、室内空气不流通、出汗过多又没有及时补充水分和盐等电解质,于是导致中暑。有些时候,学习压力过大、劳累过度,元气亏虚,也容易发生“阴中暑”。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孩子,在屋里吃冷饮、吹空调,再突然跑到外面,忽冷忽热,就特别容易出现“阴中暑”。

孩子中暑怎么办?

如果孩子“阳中暑”,可以采用以下治疗方法:

第一步:立即把孩子转移至阴凉通风处,平卧,解开衣襟,让其安静休息。如果孩子能喝水,可经给他喝点清凉饮料,如淡盐水、酸梅汤、凉茶、西瓜汁、绿豆汤等。

第二步:体质壮实,高热的孩子,可以冷敷额头,以降低体温;体质虚弱,皮肤湿冷的孩子,应用热毛巾擦拭身体四肢,以降低体温。手脚发凉的,肢端应注意保暖。

第三步:如果有条件,可以喂食一些专治中暑的中成药。如果现场有人懂推拿针灸知识,可以在孩子昏迷时掐人中(鼻唇沟上三分之一处),拿委中(国窝横纹中点),拿肩井(颈根部与肩峰连线中点),救醒孩子。

当然,以上方法,只是一些急救措施。做完以后,医院急救。记住:孩子中暑后最初的一个小时,非常关键。

孩子出现“阴中暑”,又应该怎么办呢?

症状较轻的孩子,可以适量服用一些藿香正气水,即可有效缓解。如果比较严重,那啥也不说了,医院急救!需要注意的是,藿香正气水只适用于“阴中暑”,“阳中暑”千万不能使用。因为按照中医理论,“阳中暑”是热*入体所致,治疗应当以清热泻火、养阴解暑为主。而藿香正气水所用药物,基本上都属于温热药物,用了则等于火上浇油,会加重病情。

另外,孩子如果发生“阴中暑”,千万不要在树阴下乘凉时间过长,也不要快速喝大量冷开水或冰镇饮料,更不要长时间对着电风扇吹,这样都不利于恢复。

小贴士:

无论哪种情况中暑,医院!!!

预防与护理

对于任何病症来说,预防都最为重要。那么中暑怎样预防呢?

“阳中暑”预防大致有以下几点:

烈日出行,要戴好草帽,防止曝晒;如果感觉头昏或胸闷,应立即找阴凉处休息;改善居住环境,住房要通风干燥;高温下,应多喝清凉饮料;多喝绿豆汤等解暑饮品等。

“阴中暑”预防大致有以下几点:

睡眠和纳凉时,不要过于避热趋凉;使用空调时,温度不能太低,睡觉时最好使用风扇,但不宜对头直吹;不宜在阴凉处,如树阴下乘凉太久;多喝水,多吃蔬菜和水果;不要用冷水急速降温,尤其是刚刚运动结束、大量出汗时;不能快速饮用凉开水,或冰镇饮料等。

最后一点:这些知识,你一定要让孩子也知道!

小马国际学院是由前阿里高管、户外教育专家、海外学子和中欧企业家联合创立,专注培养孩子生存能力的国际化教育机构。学院立足中国,放眼全球,以“让孩子更健康、更独立、更快乐”为使命,为中小学生和学前儿童提供培养生存能力的体验教育整体解决方案,旨在培养符合未来发展需要的国际化优秀人才。

注:以上图片来自网络,如有异议请联系删除。蟹蟹!

小马国际教育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评论功能现已开启,我们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和赞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