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中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发烧该多穿衣服or少穿医曝正确答案 [复制链接]

1#

「唉呀~宝贝的身体怎么那么烫啊?」发烧的孩子病恹恹的躺在病床,还真是急慌了爸比妈咪的心。爸妈只要一发现孩子发烧,就怕头脑也会跟着烧坏,变成智能不足,所以都急着退烧,但这其实是对发烧症状认识不清,以讹传讹所造成的不正确观念。

高烧不会烧坏脑 体温过高是常见小儿发烧主因

小儿科医师卢英仁表示,通常小孩得了脑炎、脑膜炎或先天性感染等真正影响脑部的感染疾病时,才会导致脑细胞受损,而发烧只不过是伴随这些疾病的一个症状罢了。通常41℃以下的发烧不会对脑神经组织直接造成伤害,极度高烧有时会使意识出现程度不等的异常,但目前没有任何证据显示,高烧本身会对神经组织造成永久性的伤害。

为什么会发烧?卢英仁说明,一旦人体因感染等各种疾病出现发炎反应时,发炎反应制造出的小分子会作用在体温调节中枢,因而造成体温的定位点上升,若是上升过于异常就是发烧。

此外,另一种常见的小儿发烧,多半是身体没有发炎、体温定位点也没有上升,但因为身体热量太多且来不及散热而使体温上升,这种情形称为「体温过高」;此种原因的发生,多半是太过保护孩子的爸妈,即便在炎热的环境下,总是怕孩子着凉,依然给予多重衣服或包裹得很紧等。

幼儿发烧的反应 这些情况别大意

倘若当时幼儿体温并未达到正常的体温标准,就会感觉很冷、不自主地出现肌肉颤抖(以增加身体热量,并让四肢血管收缩以减少热量丧失)等症状,因此,出现体温升高却手脚冰冷的迥异现象。

卢英仁特别提醒,新生儿、小于3个月的婴儿、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免疫缺损病童等发烧幼童,爸比妈咪千万不可以掉以轻心,尤其若高烧超过41℃、发烧合并紫斑症状的话,也要尽快带给医师诊治。

幼儿发烧别惊慌 发烧照护4招

倘若幼儿体温上升的原因不是发炎性疾病,而是衣服穿太多或中暑之类的高体温,对人体并没有帮助,随时都可予以退烧。至于是身体发炎反应而引起的发烧,卢英仁建议,若体温并未太高,也没有引起特殊的不舒服感时,就不需要积极退烧(尤其当体温还没超过39℃以上的时候)。

爸比妈咪面对三更半夜时,幼儿突然的发烧不要惊慌,最好是先用温度计(肛温较佳)量一下体温并记录,才能送医后,协助医师判定症状。若是安抚后,孩子比较能够安稳入睡,就让他好好休息睡到天亮;倘若孩子仍持续吵闹不安,爸比妈咪可依照下述医师建议的步骤处理,待天亮立即就医诊治:

第1招、补充水分

发烧时首先要补充水分,最简单的方法是多喝水。卢英仁指出,尤其二岁以下的婴幼儿有时会因水分摄取不够,引起所谓「脱水热」;由此可知,发烧需要多补充水分。

此外,退烧后的人体流汗会散发体内多余热量,并因大量流汗而导致脱水,所以更应注意水分、电解质的适度补充。

第2招、轻微发烧可躺冰枕

若小孩体温于38.5℃以下,可先行给予睡冰枕、洗温水澡等方式来帮助退烧。值得提醒的是,因为酒精快速挥发散热,会引起表层血管急速收缩,反而有碍散热,所以,传统老一辈使用酒精来擦澡的方式,并不适合作为退烧用途,以免产生不当的副作用。

第3招、勿穿着厚重衣物

发烧幼儿的衣服穿着和平常一样即可,不用特别添加衣服,以免流汗太多反而更易脱水。此外,穿着的衣服应减少,才可帮助散热,有出汗的话,可以用毛巾擦拭干净,以免幼儿着凉造成病情更加恶化

第4招、视情况给常备药

当小儿轻微发烧(体温>38.5℃)时,有非常严重的不舒服,那就先给予口服退烧药(如小儿普拿疼)。若吃完药后发烧仍然持续,可让孩子洗温水澡;若是服药后1小时,仍然没有流汗或退烧情形,则可加强给予栓剂。

小于5岁的婴幼儿发烧常伴随有热痉挛(抽筋)的并发症,尤其是最常发生于6个月~5岁的小孩。若是发烧温度超过38.5℃,并在24小时内发生热痉挛,且每次抽搐时间不超过15分钟,一般都是良性的;本身若是热痉挛体质的小孩,则应在发烧初期就服用退烧药,并立刻就医。

卢英仁表示,口服退烧药与栓剂两者的效果一样,只差吸收速度不同;小朋友不建议打退烧针来退烧,因为曾有小朋友打退烧针导致过敏性休克而致死的案例。

正确量体温 肛温最接近身体内部真正温度

传统习惯以「摸皮肤」来判断有没有发烧的方法很不准确,体温计量出来的体温比较正确,而测量的方法则包括肛温、口温、腋温、背温、耳温、额温等,其中又以「肛温」最接近身体内部真正的温度。

耳温与肛温的相关性很高,必要时可取代肛温;但必须注意3个月大以下婴儿的耳温常不准确,5岁以上的孩童才能量口温。由于口温和腋温容易受到皮肤黏膜及血管收缩的影响而偏低,所以,口温平均比肛温低0.5℃,腋温平均比肛温低0.8℃。

用额温枪或红外线测量发烧的皮肤表面,常有严重低估真正体温的现象,并不建议常规使用;卢英仁建议,1个月大以下或体重很低的新生儿,可考虑量肛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