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科普科学传播!
4月21日下午,由市科协、民盟昭通市委会主办,民盟昭通市医卫支部、民盟昭阳区综合支部、医院急诊科承办的急救知识进校园暨“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走进昭阳区第四中学。
此次活动是急救知识进校园系列活动的第三站。旨在教育学生们掌握急救知识、技能。据来源科普中国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有近百万人因得不到及时抢救而猝死,其中75%的医院之外,学校是普及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的最优场所,本次活动向学生们普及一般急救常识,包括应对食物中*、中暑、蜇伤、烫(烧)伤处理、骨折、局部止血、徒手心肺复苏、气道异物梗塞等,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并掌握心肺复苏术、海姆里克急救法和伤口包扎,使之成为必备技能之一。
活动中,医院急诊科杨成云医生为学生们详细讲解了心肺复苏和海姆里克急救法的具体步骤、方法和注意事项,生动形象的讲解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现场气氛活跃,学生们积极回答问题,踊跃参与实践,学校部分老师也积极参与并亲自进行操作演练。随后,医生还向师生们模拟演示了出血、骨折的紧急处理方式,指导学生们使用纱布、三角巾为他人包扎,练习了使用校园常见的书本替代骨折夹板固定等急救技能。
通过此次活动,使参训师生初步掌握心肺复苏术、海姆里克急救法和伤口包扎的具体步骤,增强了珍爱自身和他人生命的意识,进一步提升师生应对突发事件能力,提高自我保护和自救互救水平,为参训师生再次敲响了安全警钟,构筑了一道校园安全的坚固屏障。
(现场指导学生练习心肺复苏)
(现场演示婴幼儿气道异物急救手法)
(现场演示伤口包扎)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