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中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华医科普夏日防中暑,健康每一天 [复制链接]

1#

中暑是指在温度或湿度较高、不透风的环境下,因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或汗腺功能衰竭,以及水、电解质丢失过多,从而发生的以中枢神经和(或)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

以夏季(即6~8月份)发生为主。夏季天气炎热日平均气温>30摄氏度,或相对湿度>73%,当温度和湿度均较高时,中暑发生的机率将会显著升高,当在高温环境中出现乏力、大汗、口渴、头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胸闷等症状时,则是中暑先兆。

中暑初期会出现头痛、头晕、心悸、体温升高等症状,严重的会出现恶心、呕吐、痉挛、昏迷和意识丧失,甚至死亡。

轻度中暑主要表现为面色潮红、皮肤灼热、体温升高至38℃以上,也可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脉率增快、血压下降、皮肤湿冷等。

重症中暑除轻度中暑表现外,还有痉挛、腹痛、高热昏厥、昏迷、虚脱或休克,严重的会引起死亡。

夏季如何预防中暑

1、喝水

大量出汗后,要及时补充水分。外出活动,尤其是高温作业,一定要保证充足的饮水。

2、降温

外出活动前,应该做好防晒的准备,最好准备太阳伞、遮阳帽,穿浅色、透气性好的服装。外出活动时,一旦有中暑的征兆,要立即采取措施,寻找阴凉通风之处,解开衣领,降低体温。

3、备药

可以随身带一些仁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药品,以解轻度中暑引起的症状。对于出现脱水、循环衰竭、痉挛、高热等症状的重症中暑病人,医院进行急救处理。

图|杨雪

文|杨雪审核

郭小强

扫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