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中暑现象主要发生于炎热夏季,在一些环境流通不良、密度大和温度较高的鸡舍内发生率较高。而遇到蛋鸡中暑,病情轻的将该鸡移动到阴凉环境中,并提供充足凉水,必要时对中暑的鸡用冷水冲下,就能恢复正常。
一、蛋鸡中暑的原因
鸡容易发生该病主要由于自身的生理特点所导致,其体表没有汗腺,从而无法通过出汗进行散热,只能够通过伸展翅膀和张口呼吸来散热,因此如果在烈日下曝晒,或者长时间处于闷热的高温、高湿的环境中,饲养密度过大而严重拥挤,通风较差,且无法饮用充足的清水,或者在长途运输过程中较长时间处于密闭拥挤的环境中,都能够引发该病。一般蛋鸡非常容易在中午12~16时和18~22时发生中暑,这是由于此时温度相对较高,且环境比较闷热,机体自身已经在发挥体温调节功能,从而使其体温明显升高,达到发生热休克的临界温度,进而非常容易发生该病。
二、在鸡群受高温影响初期时
会出现呼吸急促,张嘴喘吸,并且翅膀张开,“咯咯”的叫,鸡冠肉髯先充血鲜红,逐步转变为紫色,也有的苍白,体温迅速升高,触摸翅膀根腿根会感觉烫手,食欲减退甚至废绝,饮水量增多,严重的不饮水,不能站立昏睡虚脱而死,死亡多发生在下午和前半夜。
三、本病的特征症状
是禽群突然发病,患禽高度沉郁,饮水量大增,张口架翅,急促呼吸,步态不稳,软脚,瘫痪,猝死,死前频频发生抽搐、痉挛。
剖检可见病禽头盖骨出血,脑膜充血、淤血、出血、水肿,心包积液,心肌出血;肺水肿,淤血;其他组织亦可见有出血,另外,刚死亡的禽只,其胸腹内温度升高,热可灼手。
四、蛋鸡中暑怎么办?
1、发现蛋鸡中暑时,应立即急救,疏散鸡群,将病鸡移到阴凉通风处,或浸入冷水中片刻,降低体温,使其恢复正常。
2、根据机体发生的一系列生理变化,应用调节体液平衡的药物和清凉化湿的中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热应激造成的损失。
3、鸡排出热量的80%是通过蒸发而散失的。饮水量增加20%,呼吸蒸发散热增加30%,饮水量增加,粪便含水量增加,通过这种“拉稀”散失大量体热。因此,必须保证充足清洁凉水,增加呼吸和排泄粪尿带走热能。可在午夜12:00~02:00开灯,供给清水饮用,驱使运动可降低死亡。
当水温过高,鸡会拒绝饮水,只有当饮低温凉水时才能吸收大量体热,饮水温度过高,就失去调节体温的作用。嗉囊中的冷水能冷却供应脑部的动脉血和来自鸡冠及肉垂的静脉血,减少由热衰竭引起的死亡。因此,炎热的夏季饮水必须是清凉低温冷水。
4、炎夏期间要特别注意鸡群不宜太大,密度不宜高,舍内要注意通风给湿,供足清凉饮水;运动场设荫棚或栽树,有条件时可喂些青绿饲料,并降低日粮的能量。暑热天装笼运输时,不能多装,要有防暑设备。途中要勤检查。
5、在通风良好的情况下采用湿帘,并加强纵向通风,可使舍内温度降低3~6℃。向鸡舍顶部和鸡体喷洒凉水有助于蒸发散热。在炎热时间可直接向禽舍内或禽体喷洒凉水,能有效地减轻鸡热应激反应。
6.使用冰凉一夏,减缓高温的危害。有试验证明,炎热的夏季在鸡的日粮中添加适量的牛磺酸维生素C、E、K、B2及生物素等添加剂;在饮水中加入适当的小苏打、溴化物缓冲液、霍香正气水等,均可有效地防止或减轻高温对鸡的危害,提高鸡的生产性能。
7.强化饲养管理,增强鸡的调温能力。良好的饲养管理,可以增强鸡的体质,提高鸡的体温调节能力,有效地防止或减轻中暑的发生。在生产中,一是要减少日粮容积,增加饲料的营养浓度。高温使鸡食欲降低,采食量下降,如不增加日粮中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饲料的比例,会使鸡体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摄入量严重不足,从而导致生产性能降低,因此,应根据采食量,提高日粮营养浓度,以满足鸡的营养需要。二是要选择适当的饲喂时间。夏季中午温度较高,鸡食欲低,所以最好在早晨、晚上多添料,此时鸡饥饿感强烈,温度适宜,食欲好,可提高采食量,满足鸡体的营养需要,增强鸡的体温调节能力。
8.发现中暑鸡只,及时进行治疗。发现鸡中暑后,应立即将鸡转移到荫凉通风处,并在鸡冠、翅翼部位扎针放血;同时给鸡加喂十滴水1~2滴,人丹4~5粒。在一般情况下,大多数中暑鸡可以很快得到恢复,大群使用藿香正气口服液,每瓶ML兑水斤饮水。
现在已经是比较炎热的天气了,预防鸡群中暑,提前做好降温准备。
产品说明
产品成分:苍术、陈皮、厚朴、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甘草浸膏、广藿香油、紫苏叶油、干姜。藿香正气口服液3大作用:1、藿香正气口服液:去中焦湿、宣通气机、解暑热、防治畜禽夏季中暑、热应激,昏迷死亡。2、藿香正气口服液:驱风寒、除内湿,减少夏季风机水帘直吹引感冒、发热、鼻塞流涕、咳嗽、呼噜。3、藿香正气口服液:理气化食、健脾养胃,用于暑湿腹泻、呕吐流延、肢体酸软、肠炎、肠*。用法用量:本品ml兑水斤,重症遵医嘱。
佰牧生物
--
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