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您好!
缤纷盛夏已至,为让孩子们在这炎热的季节里健康成长,现将夏季保健温馨提示如下,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好幼儿夏季保健工作,共同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日常生活篇〗1、家园配合,培养良好习惯
夏季气温高,容易滋养病菌,因此要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病从口入。饭前便后要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不乱摸鼻子和眼睛,教会幼儿正确的擦拭鼻涕的方法。教育幼儿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爱护公共财产,培养幼儿爱清洁、讲卫生的良好习惯。
2、穿衣要舒适透气
最好选择宜吸汗、宽松、透气的衣服,纯棉制品最合适;穿浅色衣服会让孩子觉得更凉快;衣服尽量宽松、透气、吸汗。
室内公共场所温度过低时,可适当增加衣物,在傍晚散步或者野外行走时,尽量给孩子穿薄款长裤,防止蚊虫叮咬。
夏季穿衣三个“不”
不穿过长的裙子
不穿连体裤、紧身衣
不穿带铆钉、亮片等
装饰物的衣服
这样搭配最合适
(1)帽子:推荐选用面料轻薄,色泽偏冷偏浅并且有大帽檐的帽子,这样的帽子既能反射阳光,降低头部热度,又可遮光护眼,通风防暑。
(2)上衣:要选择材质穿着起来舒服的衣服,以圆领、方口、小尖领为最好,最好前面开襟,纽扣不宜过多,方便穿脱。
(3)下裤:带松紧的运动裤、棉质裤子都很适合穿去幼儿园。
(4)袜子:穿袜子除了给宝宝起到保温作用外,也可以避免一部分不合格童鞋的化学物质污染。同时,不穿袜子也会使宝宝柔嫩的脚部肌肤变得干燥粗糙,甚至形成茧。
(5)鞋子:凉鞋的鞋带一定要结实,要保证孩子活动时鞋子可以挂的住。软硬适中的鞋底既能贴合幼儿的小脚,也能起到缓冲和保护的作用。另外近年流行的洞洞鞋质地柔软,穿脱方便,但是并不适合5岁以下的孩子穿。
3、经常锻炼,增强幼儿体质
每天12:00-14:00,阳光最充足的时候,尽量不要让孩子在烈日下外出运动;在孩子们平时进行户外活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尽量选择阴凉的场所开展活动,并及时补充水分,防止中暑。
周末白天带孩子出门,请做好防晒工作,给孩子戴上太阳镜、遮阳帽或使用遮阳伞等;长时间在外时,家长还需要备好防暑药品:如藿香正气水、仁丹等。
夏季幼儿游泳必须在成年人的陪同与监护下方可进行,必须去配置有符合资格救生员的规范游泳场所。
4、保持幼儿生活作息时间规律、充足睡眠
适当增加孩子的午休,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以免精力不济,抵抗力下降。再热的天气也最好不要让幼儿裸睡,这样容易引起以肚脐周围为主的肚子阵发性疼痛,并发生腹泻。
5、空调不宜调得过低
空调温度控制在27~28度,比室外低5~6摄氏度为宜。可用电扇代替空调,应放得离孩子远些。在保证室内通风和湿度的同时,为孩子在一天中较凉快的时间段安排适当的运动,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和适应能力。
〖饮食起居篇〗1、提倡孩子多喝白开水
提前备好充足的白开水,白开水进入人体后可立即进行新陈代谢,有调节体温、输送养分及清洁体内*素的功能。
2、饮食要讲究营养均衡
夏日炎炎,孩子正处生长发育期,对营养的需求量较大,过于清淡的饮食会导致营养障碍,故夏季孩子的饮食应多样化,用多种方法鼓励孩子多吃一点。
3、注意饮食卫生
家长应注意幼儿的饮食卫生安全,少吃零食,不吃冷饮,更不能在流动摊点给幼儿买零食吃。夏季最好给孩子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少吃油炸食品、冷饮和甜食等。
天气热,细菌、真菌繁殖加快,食物较容易变质,应预防食物中*,不宜吃剩菜剩饭。
4、午睡时间不宜太长
夏日午时气温最高,人体睡眠分浅睡眠与深睡眠两个阶段。通常情况下,人们在入睡80~分钟后,便逐渐由浅睡眠转入深睡眠。夏季睡眠时间长于冬季,起床时不宜催促孩子,可放轻柔音乐,慢慢轻柔地唤醒孩子。
5、大汗后不宜冲冷水澡
宝宝生性好动,夏季极易出汗,家长和老师需要注意孩子大汗时不能冲冷水,大汗后如用冷水一冲,全身毛孔迅速闭合,热量不能散发而储留体内,影响机体功能,一些感冒病*就会乘虚而入,宝宝容易生病。
尤其是高温季节,运动后头部特别容易出汗,这时如果用冷水冲洗头部,容易刺激到颅内的动脉血管,有可能引起颅内血管功能异常,造成头晕、头痛、眼前发黑,甚至可能出现呕吐现象。
6、空调不宜开的时间太长
长时间使用空调的房间里因门窗紧闭而使室内新鲜空气含量少,室内干燥,幼儿皮肤的水分调节能力远不如成年人,孩子待的时间久了易产生疲乏。
加之长期暴露在冷而干燥的空气中,呼吸道及消化道抵抗力下降,一些病*细菌就会乘虚而入,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及腹泻。户外活动时,可将门窗打开通风,需要多给宝宝喝水,而且空调开放时间不要太长。
〖疾病预防篇〗1、预防中暑
夏天气温高,人体排汗较多,不能及时补入水分、盐分,或在烈日下照射太长时间都会中暑,幼儿也不例外。要注意不要让幼儿在烈日下玩耍,多给小儿吃些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多喝点糖水、盐水、绿豆汤、酸梅汤、西瓜汁等,还要合理制定夏季营养食谱。
幼儿发生中暑的三步处理法:
●第一步:立即将幼儿移到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如走廊、树荫下或有冷气的房间休息;
●第二步:让幼儿仰卧,维持呼吸道的通畅,解开衣扣,脱去或松开衣服,用湿毛巾擦拭全身降温;如幼儿的衣服已被汗水湿透,应及时给幼儿更换干衣服,同时打开电扇或开空调,以便尽快散热,但风不要直接朝幼儿身上吹;
●第三步:不要让幼儿吃油腻食物,过多食用会增加消化系统的负担,使大量血液滞留于胃肠,而输送到大脑的血液相对减少,营养物质也不能被充分吸收。
2、防治腹泻
腹泻是夏季幼儿的多发病,严重时,影响幼儿的营养吸收和健康,防止幼儿发生腹泻,要做到科学喂养,定时定量有规律,注意食具、食品和个人卫生。同时要注意采买新鲜的食物,注意保鲜及卫生。
3、预防皮肤病
幼儿夏天常发生的皮肤病有痱子、疖子、脓疮,蚊虫叮咬皮肤引起感染等。防止这些皮肤病的发生,要注意幼儿的个人卫生和防蚊防虫工作,要勤洗澡、勤换衣,衣服要注意保持清洁干燥,要勤剪指甲,以防抓破皮肤促发感染化脓。
小贴士
●准备花露水、风油精等止痒消肿的药品来防止孩子抓挠,也可根据自家孩子的需求(以防过敏性体质幼儿)为其准备驱蚊手环等;
●不要用蚊香,会对孩子的呼吸道和皮肤黏膜产生影响;
●保证皮肤清洁,及时更换汗湿衣物;
●户外活动的时候不要靠近草地、水面;
●多吃绿豆汤、冬瓜、苦瓜等清热解*的食物。
4、防止肠道传染病
炎热的夏天是细菌性痢疾、伤寒及肝炎等各种肠道传染病的流行季节,这些传染病都是经过饮食或者食物传染的,所以特别要注意幼儿的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不吃腐烂变质的饭菜和腐烂瓜果,不贪吃冷饮冷食,不生吃水产品,饭前便后要洗手,把好病从口入关。
5、防止各类传染病
天气逐渐转热,病*也开始肆意流行,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等传染病进入高发期!
什么是小儿疱疹性咽峡炎?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是柯萨奇A组病*所致,好发于秋季,它是常见的一种具有流行性的病*性咽炎。临床特征为骤起高热伴有咽喉痛、头痛、厌食,并常有颈,腹和四肢疼痛。
疱疹性咽峡炎的病程表现:
1.潜伏期2-7天,患儿没有任何症状,但体内病*在大量复制。
2.前驱期1-2天,突然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38℃-40℃,并伴有咽喉红肿、食欲不振等症状。
3.水疱期2—3天,除高烧外,口腔上腭粘膜出现水疱。
4.溃疡期,低烧或退烧,但也到了患儿最痛苦的时期,因溃疡疼痛出现流口水甚至拒食的现象。
疱疹性咽峡炎是手足口病吗?
别误当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必须是嘴里、手上和脚上都起疱疹,而疱疹性咽峡炎只有嘴里起疱疹。
别误当感冒:
疱疹性咽峡炎初期症状与一般感冒区别不大,家长对此了解也不太多,因此容易被当作普通感冒而延误治疗。
疱疹性咽峡炎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咽峡部长满疱疹,先是充血性红点,继之小泡,再接着破溃,形成溃疡。伴有反复发热、咽痛、孩子拒食、流口水。患此病的婴儿因为不会说话,所以会日夜哭闹,不能睡眠。
会传染吗?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疾病,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感染性较强,传播快。
注意隔离:
患儿应尽量待在家中,减少不必要的外出,最好是在体温正常、疱疹消退后再隔离一周,一般来说,共隔离2周时间,和手足口病的法定隔离时间是一样的,尤其是在发病的第一周内,传染性是最强的。同时家长也尽量少串门,因为家长也可能会成疱疹性咽峡炎的传播媒介。
由于咽峡部小泡破溃后形成溃疡,造成进食水困难,保证液体入量难度增加。补充液体的办法有:给孩子喝偏凉的凉奶或水,少量多次,预防脱水,帮助身体康复。
若孩子频繁的高烧、进食少、小便减少、烦躁、抽搐等等说明容易出现并发症(疱疹性咽峡炎绝大部分并发症很少。但单纯的高热也可以引起抽搐),医院就诊。
如何预防疱疹性咽峡炎
(1)帮助孩子勤洗手、吃熟食、喝干净水,注意加强日常锻炼,居室勤通风、被褥常晾晒、玩具多消*,公共场合尽量少去。
(2)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期,家长要做好预防工作,如果发现孩子发烧不退的同时口腔里起水疱,医院进行治疗。同时,督促孩子加强锻炼,保持充足休息,以增强自身抵抗力。
-幼儿园的话-
幼儿健康成长
离不开家长、老师的陪伴与照料,
幼儿的身心健康才是一切发展的基础。
用心呵护幼儿,
让他们安全度夏,
让我们一起陪伴幼儿茁壮成长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