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中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防暑降温别踩坑,教师需让家长知道这些事 [复制链接]

1#
北京手足癣医院那里好 https://m-mip.39.net/czk/mipso_8833710.html
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炎炎夏日,宝宝的穿衣、饮食有哪些需要格外注意的事?三伏天里,如何判断宝宝是否中暑?如果宝宝真的中暑了,又该如何正确应对?本期推送,小编针对以上问题进行了梳理,教师可推荐给家长阅读了解。

穿衣有术避免踩“坑”

夏季,不少家长给宝宝换上了背心、短裤、小肚兜等“清凉”的着装,认为这样的装扮既能帮助散热又遮住了胸腹等重点部位,不至着凉。但其实,如果气温超过35℃,皮肤裸露在外不仅不凉爽反而会吸热,甚至会导致中暑。

夏季给宝宝穿衣,需提醒家长注意以下问题:

01

衣服不是越“清凉”越好

正如前面所说,当气温过高时,孩子穿着太“清凉”反而容易中暑,因此夏季给孩子穿衣不要太清凉。夏季预防孩子中暑,最好控制好室内温度,而不要寄希望于少穿或不穿。

02

亚麻材质比纯棉材质更凉快

一般建议家长们给孩子选购纯棉的衣服,不过事实上%棉的衣服透气性并没那么好,有些甚至会有厚重感。麻布是夏天常见的衣服布料,是以各种麻类植物纤维制成的布,具有柔软舒适、透气清爽的特点。亚麻的散热性优越,且能够吸收相当于自重20%的水分,并迅速释放水分,因此在孩子出汗后也能保持清爽。

03

不要穿紧身衣

夏天要想穿着凉快,还要考虑衣服内的“吸风”和“鼓风”作用。其实就是让风能吹进衣服里面,加快体表热量的散发,使人产生凉快的感觉。那么,如何能让风吹进衣服里面呢?关键在于衣着要宽松,尤其是领口、袖口、裤腿等开口处要宽敞一些。太贴身的衣服由于没有风进入,极易造成闷热,难以产生凉快之感,甚至会影响呼吸和正常发育。相比裤子而言,连衣裙在走动时能产生较大的鼓风作用,因而比裤子更凉快。

04

要注意穿袜子

对于年龄较小的宝宝,即使在家也最好穿上袜子。因为很多家庭在夏季都会开空调,室内温度实际是较低的,地板更是冰凉。如果小宝宝在这样的室温下光脚行走,非常容易受凉。

05

注意根据环境变化增减衣服

室温尽量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因此夏季室内空调的温度最好调在26℃-28℃,避免孩子着凉。在带孩子外出时,应注意增减衣服,因为室内外温差较大。

06

衣物要勤换勤洗

孩子的衣物应及时更换,因为小朋友的汗腺分泌旺盛,容易出汗,如果汗湿的衣服没有及时更换,则会引起感冒。此外,孩子的被单和枕巾也要勤洗勤换,避免因此而患皮炎等皮肤性疾病。

饮食有度健康度夏

夏季来临,应为幼儿合理安排膳食,吃些消暑食物。但是,在为孩子补充营养、防暑降温的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保证宝宝安然度夏。

01

西瓜消暑,但不宜多吃

炎热夏季,西瓜无疑是常见的消暑佳品,但它对于肠胃还没有发育完全的宝宝并不适宜,尤其是刚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西瓜。因为冰凉的食物容易刺激胃肠道粘膜,再加上西瓜糖分高,幼儿不可多吃。

02

冷饮喝得过多会影响营养吸收

对幼儿而言,要少吃冷饮。因为冷饮吃得过多,会冲淡胃液,影响消化,并刺激肠道,使蠕动亢进,缩短食物在小肠内停留的时间,影响孩子对食物中营养成分的吸收。值得注意的是,6个月以下的婴儿应绝对禁食冷饮。因为该阶段的婴幼儿胃肠道功能尚未发育健全,黏膜血管及有关器官对冷饮的刺激尚不适应,多食冷饮容易引起腹泻、腹痛、咽痛及咳嗽等症状,甚至诱发扁桃体炎。

03

有些蔬菜要常吃

多吃蔬菜,对孩子身体有益。营养师们认为,下面三类蔬菜最适宜孩子夏季食用——

首先是含水量在90%以上的蔬菜,冬瓜含水量居众菜之冠,高达96%,此类水果还包括*瓜、金瓜、丝瓜、佛手瓜、南瓜等;

其次是其他的应季凉性蔬菜,经常食用有利于生津止渴、清热去火、排*通便,如苦瓜、番茄、茄子、芹菜、生菜、芦笋、豆瓣菜等都属于凉性蔬菜;

夏季是疾病尤其是肠道传染病多发季节,这时建议多吃些“杀菌”蔬菜,以预防疾病,这类蔬菜包括大蒜、洋葱、韭菜、香葱、蒜苗等。

04

喝水并非越多越好

人离不开水,但过量饮水却会引起中*。大家都知道,水约占体重的65%至70%,且在体内相对稳定。人体细胞的细胞膜是半透膜,水可以自由渗透。如果饮入大量的水,血液和间质液就补充衡释,渗透压降低,水就会渗透到细胞内,使细胞肿胀而发生水中*。其中尤以脑细胞反应最快,一旦脑细胞水肿,颅内的压力就会增高,导致头昏脑涨、头痛、呕吐、乏力、视力模糊、嗜睡、呼吸减慢、心率减速,严重时则发生昏迷、抽搐甚至危及生命。

所以,在炎热的夏季,孩子喝水时最好放点盐或饮用含盐汽水。若孩子不习惯于喝含盐饮料,则应将菜炒咸一点食用。这样,可以有效地预防水中*。

心中有数谨防中暑

在气温18℃-28℃的环境里,人体体温的70%靠皮肤辐射、对流和传导散热;当气温达到35℃时,主要靠皮肤蒸发散热;而当气温继续升高时,皮肤不但不能通过辐射散热,还会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因此,人长时间处在高温下就易导致中暑,对于环境适应力较弱的幼儿更是如此。

01

导致中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对高温、高湿环境的适应能力不足是中暑的主要原因。在气温大于32℃、湿度大于60%的环境中,如果长时间工作或强体力消耗,又无充分防暑降温措施时,极易发生中暑。

02

中暑有哪些症状?

一般表现为体温升高、乏力、眩晕、恶心、呕吐、头晕头痛、脉搏和呼吸加快,面红不出汗、皮肤干燥,重者会出现高热、神志障碍、抽搐,甚至昏迷、猝死。

03

如何避免中暑?

为了避免中暑,在高温天气,应做到:对老、小、弱等人群应重点保护,营造一个舒适的小环境,室内要通风,尽可能把室温降至26~28℃,室内外温差尽量在8℃以内。要保持情绪稳定,注意膳食的调配,饮食宜清淡,合理饮水。

04

幼儿发生中暑的处理方法

当幼儿发生中暑情况,可采用以下四步处理法:

第一步:立即将幼儿移到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如走廊、树荫下或有冷气的房间休息。

第二步:让幼儿仰卧,维持呼吸道的通畅,解开衣扣,脱去或松开衣服,用湿毛巾擦拭全身降温;如幼儿的衣服已被汗水湿透,应及时给幼儿更换干衣服,同时打开电扇或开空调,以便尽快散热,但风不要直接朝幼儿身上吹。

第三步:在孩子意识清醒前不要让其进食或喝水,意识清醒后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盐分,每次饮水量以不超过毫升为宜,也可以给TA喝一些鲜果汁;还可口服仁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药物。

第四步:不要让幼儿吃油腻食物,过多食用会增加消化系统的负担,使大量血液滞留于胃肠,而输送到大脑的血液相对减少,营养物质也不能被充分吸收。

结语

让每一位宝贝安全、健康、快乐地度过这个暑假,是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心愿,同时也需要双方的协同配合。让我们一起为孩子们创设舒适的室内外环境,充分做好防暑准备,助孩子们清凉过一夏!

拓展阅读

·家长注意!不止室外会中暑,这四类孩子要防室内中暑

·幼儿园实用防暑措施7招确保幼儿“清凉一夏”,家长也可借鉴!

·简单几个小妙招,搞定宝宝夏季护理难题

如果觉得本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