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枣庄气温持续走高,中暑事件频繁发生。7月26日,齐鲁晚报·齐鲁壹医院了解到,该院急诊中心在短短两天就接诊热射病患者达14人。专家表示,由于老年人机体适应环境改变能力远不如青壮年,从目前接到的病例报告来看,高温对老年人十分危险。
“可吓死俺了!俺就这一个老娘啊!”26日,在急诊重症监护室外,村民杜老汉向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讲述了他今年86岁高龄的母亲中暑的事情。杜老汉称,24日10点半,杜老汉像往常一样,来到母亲的住处给她送吃的,由于天气炎热,他母亲带了解暑的西瓜。“给切了大概6块左右,俺娘一口气吃了三块。”
让杜老汉没想到的是,傍晚5点半,他再次来到母亲的屋子里,发现母亲直接半跪在堂屋中间的矮桌上,胸前衣服上一大片呕吐物。“俺娘身上烫的很,跟火炉似的,但就是没见有汗!腿和胳膊还时不时地抽一下。”
重症监护室副主任易凡凡告诉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老人家送来时昏迷、神志不清,体温40℃,在询问家属与检查中发现,老人还有多年胃炎、冠心病等慢性病史。好在采取紧急降温与输液治疗后,老人已苏醒,目前生命体征平稳。
不过,同医院的58岁的单大爷就没有那么幸运了。22日上午9点多,正在田地里给自家农作物喷农药的单大爷中暑倒地,在地上躺了一个多小时,才被家人发现,四肢被高温下的地表烫出水泡,目前在重症监护中。
老年人中暑了,该怎么办?
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有所衰退,皮肤等感官并非十分灵敏,机体适应环境改变能力远不如青壮年,往往自己没有感到热,但是其实身体已经处于中暑状态。
另外,老年人往往患有慢性疾病,如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等。这些疾病会使机体在高温条件下更加脆弱,而且治疗这些疾病的药物也会干扰正常的体温调节,增加中暑风险。
老年人在持续高温天气里,一定要注意室内环境的降温。专家表示,有条件的话应尽量维持环境温度处于适宜范围。在经济实在无法支持的情况下,应该前往开放空调的公共场所避暑。
尽量避免在33摄氏度以上气温天气中外出,避免阳光直射。同时要注意补水,饮水量应为平时补水量的一倍,并注意补充盐类。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靖亚如
(编辑:文聿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