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疫情人人有责
抗疫
通知
2
0
2
1
尊敬的家长、教职工、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内多省散发,防控形势十分严峻。为认真贯彻落实常校防控组〔〕33号、34号文件精神,确保学校及时、有序、科学应对疫情,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现就近期做好开学前相关准备事项通知如下:
01通知师生提前返常
对师生7月10日后假期行程开展摸底,及时掌握师生及其家人健康状况,对健康码为*码或红码的要第一时间了解情况,并按照所在地疫情工作指挥部的规定要求,纳入重点人群管理范围,落实相应的隔离措施。外地师生原则上开学前14天都要回常(如果正常开学的话,所有师生8月16之前都要回常),在常师生不出苏州大市,且要居家做好开学前14天的健康监测,有异常第一时间告知。开学时将体温记录情况交给学校。
教职工个人健康信息表
学生个人健康信息表
中高风险地区暂缓返校。拟从中高风险所在设区市的低风险地区人员,能否离开当地回常请遵守所在地的管控要求。若是能从中高风险所在设区市的低风险地区人员(含途经)回常,回常人员应持48小时内(以采样时间为准)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如不能提供,回常后要做核酸检测。核酸检测阴性结论报告出来之前,请居家等待结果,不能自由流动。期间做好个人防护。并做好7天健康监测,尽量减少外出,不参加聚集性活动。回常第一时间报备社区。
国内其他低风险地区(苏州大市范围以外)回常的,做1次核酸检测。核酸检测阴性结论报告出来之前,请居家等待结果,不能自由流动。期间做好个人防护。回常第一时间报备社区。
开学前14天内,教师志愿者进社区活动暂停。
02收集健康码轨迹图
8月15日第一次收集
当前疫情形势复杂,学校要收集师生开学前28天的行程轨迹。学校将在8月15日,第一次收集全体师生、员工、家长的健康码、行程轨迹图。
8月28日第二次收集
8月28日,学校将再次收集全体师生、员工、家长的健康码、行程轨迹图,进行研判,按要求管理。
苏康码
通行大数据行程卡
03重点防范新冠肺炎
1.非必要不外出
不要前往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如须出行,请提前了解目的地疫情防控要求和交通管控情况。
2.日常做好个人防护
勤洗手,尽量用流动水洗手,条件不具备时使用免洗消*液;不用污染的双手触碰口鼻。
少聚集不扎堆,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少去人流密集处,按要求做好防护,尽量做到“无必须不社交”。
进入公共场所正确佩戴医用口罩,弄脏或潮湿后及时更换。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请佩戴好口罩,并主动告知个人旅居史、接触史等。
人人有责
疫情防控
04谨防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有*有害物质等致病因子所造成的疾病。一般可分为感染性和中*性,包括常见的食物中*、肠道传染病、人畜共患传染病、寄生虫病以及化学性有*有害物质所引起的疾病。
洪涝灾害发生后,灾民聚居的地方人口密集,环境卫生往往较差,如果水源污染,粪便、垃圾和腐烂变质的有机物质(包括牲畜尸体)得不到恰当处理,蚊蝇便会孳生,加上不注意个人卫生和食品卫生,就容易得食源性疾病。
保护措施
1.身体不适及时就医
患了肠道传染病的人不得从事饮食服务工作,以免将自己的病传给他人。对肠道传染病患者采取隔离治疗,对患者吐泄物及食具进行彻底消*具有重要的意义,否则,不仅会传给成年人,更容易传给小孩。
2.注意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喝清洁的饮用水,生水应烧开后饮用;饭前便后要洗手,加工食品前要洗手;制作食品前将原料用清洁的水清洗干净,不使用污水清洗瓜果、蔬菜;不吃腐败变质或被洪水侵泡过的食物,淹死或病死的禽兽、来源不明的食物,制作食品要烧熟煮透;生熟食品要分开制作放置,制作时不共用案板、刀具和盛放容器;碗筷应煮沸或用消*碗柜消*后使用。
3.健康生活,提高免疫力
注意劳逸结合,合理营养膳食,保证充足睡眠,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自己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科学看待疫情防控,学习情绪调整方法。培养新兴趣新爱好,让生活变得丰富。控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间,做到合理有度。学习典型人物和事迹,增强心理正能量。
05暑期安全
01.交通安全
不要让孩子独自过马路;不要让孩子独自在停车场、小区出入口等路段玩耍;一定要走人行横道、过街天桥、地下通道等过街设施;
02.防溺水
不在河边、亲水平台、工地水坑等区域玩耍。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发现有人溺水,立即寻求成人帮助,不盲目施救。
03.其它安全
夏季是犬咬伤事件高发期,预防儿童被狗咬伤,看护人要做到不让儿童单独与狗相处,要教导孩子不要独自接触狗;不要在狗身旁跑来跑去;在狗接近时要冷静,不要试图用跑摆脱狗;切记不要与狗对视等。
疫情期间,居家不能外出的家庭,家长要做好看护工作,注意日常用眼健康,控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间,谨防儿童跌落、烧烫伤等意外伤害。
06谨防高温中暑
炎热的夏季或初秋常出现高温高湿天气,一旦机体无法适应,引起正常生理功能紊乱,则可能导致中暑。老年人、婴幼儿、精神疾病患者及慢性病患者最易中招。
应注意,在高温天气里进行重体力劳动或剧烈的体育运动,即使是健康的年轻人也可能发生高温中暑,甚至死亡。
保护措施
01
多喝水,规律作息,避免睡眠不足、过度劳累、精神紧张。
02
穿清凉宽松的衣服,戴遮阳帽或使用遮阳伞。尽量避免正午时段出行,尽量结伴而行。
03
不要将婴幼儿或宠物留在车里。每天至少上下午两次电话确认独居老人的健康状况。
随身携带防暑降温药物,当感觉到心跳加速、胸闷憋气、头晕时,迅速到背阴或凉爽通风的地方休息!
夏
“战疫”仍未结束,防护还要继续,疫情防控关乎您和家人及全社会的健康安全。守护好每一位孩子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我们共同的使命和心愿。让我们珍惜生命和健康,坚持疫情防控常态化,携起手来,为孩子的健康安全保驾护航!
END
素材来源
江苏疾控等
图文编
包馨逸
审核
顾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