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況
小孩子6岁,突发外感,症状急促,具体表现为:高烧39.5℃、咳嗽难眠、头痛。并无清鼻涕、全身酸痛等不适。家人很是心疼。没有脉象。舌淡红、苔薄白。笔者先给予葛根汤加味,1付。按照链接熬药、服药:外感病的熬药服药方法、注意事项。仅供读者参考。1付后,烧退。然而,咳嗽依然剧烈不止。遂给与《伤寒杂病论》之处方:麦门冬汤,2剂,咳嗽消失。麦门冬汤是按照以下链接做的:汤药的熬药服药方式、注意事项。仅供读者参考。
《伤寒杂病论》原文这样描述的:大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者,麦门冬汤主之。由此可见,此处方的作用就是:止逆下气。剧烈咳嗽、肺气上冲不止,给与麦门冬汤止逆下气,咳嗽平。
外感风寒、风热、空调型感冒、夏天中暑,笔者经过临证实践发现,本质均是风寒外感作为外因。笔者均以葛根汤加味,获得良效,多1剂知、二剂已。举例,夏天中暑,笔者在葛根汤加味基础上,根据舌象白厚,加生白术、茯苓,并按照上述链接做,处方下去后,随着发汗,会伴随全身症状迅速缓解直至消失、白厚舌苔也会迅速转薄。由于地理位置之原因,尚未看到湿热外感之发烧,但笔者认为思路与中暑雷同,除了葛根汤加味基础上,若舌象*腻,应当酌加去湿热之草果等药。疑难杂病发热不在此之列。风寒、中暑本质是一样的,请参看链接:暑热感冒、风寒感冒之异病同治病案。
病人在治疗疑难病,服药的过程中,我常对病人说,服药期间如果遇到感冒,一定要及时说。待病人感冒发烧,用葛根汤加味处理好后,病人多会告诉我:外感症状消失之迅速。这个时候,我会耐心对病人讲:如果您每次外感,都用小方子发汗,就很难有:头痛、荨麻疹、咽炎、扁桃体化脓、慢性咳嗽、哮喘等病。这些病病根,几乎都是外感病不发汗,风寒从皮肤腠理之间,出不来导致的。久之,会逐步地深入发展,使得身体越来越紊乱,病越来越多。也就是说,从一开始对源头的处理,就已经偏离了。
外感病不发汗,如何逐步地发展成疑难杂病的,以下链接粗略地描述了《伤寒杂病论》的演绎过程。请参看:思路分享:疾病传变规律+慢性咽炎。
希望以上内容对读者有启发。
病情回饋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