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已经是高温预警连发的第21天了,每天都在高温的蒸煮中过活,甚是辛苦,尤其是带着两个不安定的娃在家,感觉室内温度都上升了两度。
不懂事的两岁二娃,每天都吵着“走啊,楼下!”哎!为娘做不到啊!天太热了,每天只能在晚上七点钟以后,才带着两娃出去透透气,还要涂好花露水,带上风油精、扇子,尽管如此,还是少不了被蚊子咬上几口。
昨天晚上,我带着两娃出去,一个小婴儿的哭声吸引了我的注意,孩子的哭声很大,听上去很烦躁的样子,我顺着哭声看到一个阿姨推着婴儿车,婴儿车里躺着一个小宝宝,令我吃惊的是,这么热的天,这个小婴儿却穿着长袖长裤,还在肚子上盖了一个小毛巾被。
我问阿姨孩子多大了,她告诉我出生才20天,她很疑惑地问我:这孩子怎么老哭啊?在家里也哭个不停,带出来也哭闹个不止,烦死人了。“你给孩子穿得太多了吧?太这么热,当心中暑啊!”我着急地说。
“是吗?孩子小,我还怕她冷到呢,在家里都不敢开空调。”阿姨从婴儿车里抱了出来,或许是我刚才说话的声音有些大,周围一些乘凉的人也围了过来,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地劝这个阿姨赶紧给孩子把衣服脱了,这么小的孩子要是中暑了,可不是闹着玩的,会要命的!
听大家这么说,阿姨也紧张起来,赶紧把孩子的衣服给脱了,只用毛巾被包了一下肚子,众人劝她赶紧回去,给孩子喂点水,开开空调,给孩子降降温吧,将衣服脱了之后,孩子从刚才的大声啼哭转为小声哼哼,然后阿姨一手推车,一手抱孩子,赶紧回家了。
人们常说“热死人了”,这真不只是一句口头禅,太热了真会要人命。今天我看新闻说,医院急诊科这几天收治了多为热射病患者,有些患者都出现了功能衰竭,病情非常严重。
这里所说的热射病其实就是中暑中最为严重的一种情况。按照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统计资料,延误治疗,重症中暑的患者的死亡率高达80%,而幼儿又是中暑的高危人群,所以宝妈一定在炎热的夏季一定要注意防暑降温,了解一些有关中暑的常识。
一、宝宝为什么容易中暑
因为宝宝的植物神经功能还不完善,调节体温的功能还有限,对气温变化适应的能力较差,加上宝宝肌肉少,脂肪分布多,含水量不如成年人,所以,与成年人比起来更容易中暑。
低月龄的宝宝(0—3个月)如果穿得太多就容易中暑,很多家长都觉得这么小的孩子怕冷,应该多穿点,其实不然,大人差多少给孩子穿多少就可以了。另外3岁以上的宝宝,活动量较大,一天到晚地跑跳,加上中午不休息,疲劳过度就很容易中暑。
二、怎么知道宝宝中暑了
中暑的程度不同,所表现出来的症状也不同:
轻度中暑:孩子大汗淋漓,一直不停地出汗,皮肤冰凉潮湿,精神状态不适很好,感觉头晕胸闷。
中度中暑:出汗不止,头痛头晕,恶心想吐,呕吐,看上去很疲惫,还有可能发烧。
重度中暑:意识模糊,体温升高,手足痉挛,甚至出现呼吸不畅,危及生命。
三、宝宝中暑了怎么办
发现宝宝中暑后,家长要做好以下措施:
第一步,立刻把宝宝抱到凉爽的地方,脱掉孩子的衣服,让宝宝仰卧休息,若是在家中,要打开电扇、空调降温,但风口不要对着孩子。
第二步,若孩子有发烧的情况,可用冰块在额头上冷敷或者给孩子洗个温水澡。
第三步,如果宝宝是清醒的,并没有出现意识不清、呕吐的情况,可以给孩子喝一些绿豆汤或者淡盐水解暑。
第四步,以上这些方法是在就医之前,对宝宝中暑采取的急救措施,及时就医是必须的。
关于中暑的急救措施,还存在着一些误区,以下这些看似正确的急救方法并非正确。
错误做法1:宝宝中暑伴有发烧
如果是因为中暑引起的发烧,不要给宝宝吃退烧药,这并不能帮助宝宝缓解中暑的症状。
错误做法2:服用藿香正气水
藿香正气水用于治疗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对缓解中暑并没有帮助,而且藿香正气水中含有一定量的酒精,按照WHO(世卫组织)的要求,人在中暑后是不能饮用含有酒精和咖啡因的饮品等,因为酒精会加重脱水的情况。
错误做法3:酒精降温
大家都知道将酒精涂在身上,能快速带走身体上的热量,但对宝宝来说这并不适合,有可能会引起酒精中*。
错误做法4:大量喝水
喝水能预防中暑,但人在中暑后,是不宜大量喝水的,因为这有可能加重电解质混乱,增加肾脏负担。
炎炎夏日如何防中暑
防患于未然比亡羊补牢要强得多,做好预防中暑的措施远比等到宝宝中暑受到伤害了,再采取措施要好得多。
首先,不要在一天中的高温时段外出,尽量避免让孩子进行户外活动,尤其是高温高湿的天气,其实比起高温,空气湿度大,更容易让人中暑。
其次,让孩子少量多次喝水,注意休息,每天中午最好睡一个午觉,过度疲劳也是导致中暑的一个重要原因。
最后,尽量给宝宝少穿一些,及时更换被汗水湿透了的衣服。
特别提醒一点:千万不要把孩子单独留在车内,这在极短时间内就会导致宝宝中暑,甚至会对宝宝的生命造成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