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中暑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重症医学部3小时抢
TUhjnbcbe - 2023/3/28 18:55:00

通讯员赵福财

近日,高温天气的“超长待机”模式,更是让无数人经受着“烤”验,中暑人数节节攀升。8月5日,医院急诊重症医学部,创下了三小时内抢救6名严重中暑患者的记录。

当日16:50,一名79岁的韩先生,在家里被发现神志不清,呼之不应,肢体抽搐,家属紧急拨打。测体温41.2℃,迅速颅脑CT检查显示无明显新发病灶,初步诊断患者为严重中暑,也就是“热射病”。病情危急。立即为韩先生开通静脉通道、输注冰盐水,不断擦浴降温……经过一系列的抢救,韩先生的体温下降至39℃,生命体征逐渐平稳,转入EICU病房进一步治疗。

17:30,一位88岁高龄的老人被家人发现晕倒在家中,家人立即拨打电话求救,救护车到达现场时发现患者嗜睡状态,不能配合检查,医院急诊重症医学部时,患者已进入昏迷状态,体温40.1℃,立即用4℃冰盐水给予大量补液并进行物理降温,经过抢救,患者病情逐渐好转。

面对接连运送而来的中暑患者,急诊重症医学部主任魏传义立即启动中暑患者救治应急预案,开通绿色通道,副主任孟波和护士长王娟带领急诊重症团队各小组医护人员,紧张有序地开展中暑患者救治工作,同时启动二线、三线听班,医护人员迅速加入到各急救小组中,尽全力抢救重症中暑患者。

18:05,75岁的张先生,突发意识模糊,家属拨打描述该患者为脑血管疾病发作,救护车到达现场后,医护人员发现张先生居住的屋内极度闷热,空气不流通,医院急诊,入院时患者血压/90mmHg,意识不清,呼吸急促,全身滚烫,体温数值已达到体温表满格状态。初步诊断张先生为严重中暑,立即与患者家属沟通病情危重性,同时对患者展开抢救。患者心率在次/分左右,呼吸38次/分,血氧饱和度90%左右(面罩吸氧),口腔内不停有咖啡色分泌物流出,进行多学科会诊后讨论认为,患者“热射病”诊断明确,进行CT检查排除脑血管病后,转入急诊重症监护病房,进行进一步对症治疗。

18:25,又一位老人被家人送来急诊抢救室,老人意识模糊,烦躁不安,胡言乱语,体温39.7℃。家人描述老人平时怕冷,屋内闷热且不通风,从不肯开风扇。进行抢救后,患者体温下降,意识转清,治疗迅速有效。患者意识转清后,医护人员详尽告知其发病、救治的紧张过程,患者发自内心地感谢急诊重症医学部的医护人员。

19:00左右,又接连医院。32岁的卢先生和55岁的宗先生都是在建筑工地工作,长时间烈日暴晒,出现头晕、四肢抽搐症状,医院。初步诊断两人皆为中暑导致热痉挛,给予物理降温,快速补液后两人症状逐渐好转,目前已康复出院。

短短三个小时,六医院,其中四例危重、两例轻症,足可见高温天气对人的危害。中暑分为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三种,热痉挛症状包括大量出汗、四肢痉挛等,热衰竭病人会出现头晕乏力、低热、精神萎靡等情况,热射病患者则表现为高热39℃以上、干燥无汗、昏迷,持续高热极易引发多器官衰竭,是最严重的一种中暑,具有很高的死亡率。

与时间赛跑,为生命护航。每一次成功抢救的背后,都离不开一院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与团结协作,充分体现了泰医院多学科团队过硬的综合救治能力。医院将始终牢记“一切为了患者”的服务宗旨,以精湛的技术、优质的服务服务于百姓,时刻为患者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1
查看完整版本: 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重症医学部3小时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