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何丽娜通讯员沈文礼
俗话说“小暑过,一日热三分”。这几天早晚虽然凉爽,但异常闷热。
浙江大学医学医院急诊科,竟在一晚上收治了五名中暑患者。
据了解,这五名患者均从事室外工作。在烈日下工作了一天之后,到了晚上都有不同程度的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其中67岁的陈先生、44岁的刘先生以及53岁的赵先生还有不同部位的抽搐。接诊的普内科李惠莉主任通过询问病史及相关检验,考虑这五名患者均为热痉挛,以及导致的不同程度的急性肾功能损伤。
67岁的陈先生说,他在工地上从事房屋修建工作已有十多年,虽然劳动强度大,但已经习惯,当日在工作过程中感到乏力后并没有停下休息,为了不耽误工时,也没有及时去喝水,心想着熬到下班就好了,但是没想到,晚上下班刚回到住处,就突然恶心呕吐,手还不自主抽搐起来,随即昏倒在地,开始还以为自己吃坏东西了,没想到是中暑。
热痉挛,是中暑的一种,在炎热或潮湿的天气中,身体活动过度,导致相关肌肉间歇性的、不自主的痉挛的一种热病。热痉挛通常会影响在高温环境中受到压力的主要肌肉,如大腿肌肉、腹壁、背部和手臂肌肉等。一般到晚些时候才会出现,特别是在晚上或放松的时候。这可能是由于液体或电解质的消耗过度造成的,尤其是在没有补充盐或钾的情况下补充水。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李惠莉主任提醒,容易发生中暑的人群,除了酷热的天气之下从事重体力劳动,或者长时间体力劳动的人群外,还包括孕妇、儿童,还有体能较差的老年人,特别是一些伴有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肾脏疾病等情况的人。
因此,在高温天气中,大家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不要等到口渴时才喝水。在高温环境中进行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建议每小时至少喝2—4杯水,大约—毫升,饮水应少量多次。需要注意的是,大量出汗会导致体内盐分与矿物质的流失,应注意补充钠。
此外,还应减少户外活动时间,避免长时间露天作业和阳光直射,外出时应穿浅色系宽松衣服,并戴遮阳帽或打遮阳伞。当然,提高身体抵抗力是预防疾病的关键。暑热天气中,要注意多休息,生活要有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饮食宜清淡,慎吃肥腻燥热食物和生冷食物,勿贪食寒凉实物。
一旦发生中暑,也不要慌张,李李惠莉主任说,首先应将中暑者迅速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解开衣服、脱掉鞋子,让其平卧,头部放低,保持呼吸畅通;避免围观,用凉水擦拭全身,直到皮肤发红、血管扩张。对于能饮水的患者应让其多喝温凉开水。症状不能缓解者,医院接受正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