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容易中风高发,中暑也高发。但很多人会把中风和中暑混淆在一起,尤其是把中风误认为中暑,错失最佳的治疗时间,引发一系列的后遗症,甚至会丢失生命,那中风和中暑有什么区别呢。
中风和中暑有什么区别?
1、中风
中风在医学上被称为脑卒中,头痛是其典型症状。其主要原因是脑血管受损,患者会伴有头晕、一侧肢体麻木无力、嘴角歪斜、说话不利落且不清晰,语言表达异常困难。中风常常发生在三高、心脏功能差和糖尿病人身上。
2、中暑
长期待在高温高湿环境中,大量水分流失,若没有及时补充水分会使得汗腺调节功能障碍,调节温度的中枢神经也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人们中暑,其主要症状是头晕、不停地出汗、四肢发冷和基础体温高。重度中暑患者心跳速度加快、大汗淋漓且伴有恶心呕吐和心跳速度过快,若没有及时治疗可导致热射病。中暑一般发生在体质虚弱、长期户外活动的人身上。
如何远离中风?
1、合理补充水分
平时要养成主动喝水的习惯,不要等到口渴的不行时才喝水。水是最好的稀释剂,多喝水能稀释血液,避免血液黏稠,防止血栓生成,每天喝水量至少在~毫升。若出汗多可以适当补充淡盐水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中老年人清晨空腹和晚上睡觉前分别喝杯~毫升温水,能稀释血液,清除肠道中有害物质,避免晚间血液黏稠而发生意外。
2、控制好空调温度
部分人怕热,会把空调温度调得很低,但这样会引起血管收缩和硬化,易生成血栓因子。一般空调温度在26~27℃间,不能长期吹冷气,特别是不能直吹头部,不然会使得头部受凉,导致脑部血管收缩,减少脑血流量,从而引起供血不足,导致中风。另外,房间内和外面的温度差不能太大,经常出入空调房间,会让人们产生压力反应,使得脑血管收缩和舒张,脑部循环发生障碍,从而引起中风。
3、控制好情绪
情绪波动过大会突然升高血压,使得脑供血不足而引起中风,因此需调整好情绪,戒骄戒躁,遇事情时泰然处之。
4、多吃蔬果
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不能大鱼大肉的吃,多吃蔬果和粗粮,其中含有大量维生素以及膳食纤维,不仅仅能稀释血液,而且也能软化血管,对抗动脉硬化,其中含有的B族维生素也能修复神经,降低患上脑中风风险。
温馨提示
若想要预防中风,就应把一切危险因素降到最低。控制好血压,患者需严格按照医生嘱咐用降压药,每天至少监测1~2次血压,根据检查结果调整好用药量,维持血压稳定。多喝水,戒烟戒酒,维持大小便通畅,保持适度运动,降低中风发生率。另外还需控制好血糖、血脂以及体重等,避免身体过于肥胖。多留意身体上的症状,若出现血压升高、血压波动过大、头痛头晕和手脚麻木无力,需第一时间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