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李琪通讯员沙丽娜实习生严语刘思慧
入伏以来,长沙市气温持续走高,截止今天已经是第10天最高气温超过37摄氏度。根据长沙市急救中心数据,7月以来至31日,长沙接了例中暑急救,同比去年增长近40%。仅最近的一周,长沙就接到了43例中暑急救。
中暑病例高发时段为14点至17点,地点多为建筑工地、篮球场、人流集中的车站等高温室外场所,市民在这个时间段出门需要注意预防中暑。
71岁奶奶凉亭中严重中暑
8月1日,医院急诊抢救室里,71岁的李奶奶正在接受治疗。家人介绍,即使天气再热,李奶奶也坚持每天到小区的凉亭坐上几个小时。
从7月30日起,李奶奶开始呕吐、头晕和持续发热。医生判断,李奶奶可能是在高温环境待的时间过长,又缺乏防暑降温措施,得了最严重的中暑—“热射病”。
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邱双发介绍,除了热射病,热痉挛、热衰竭也是夏季比较严重的中暑症,如果抢救不及时的话,可能引发生命危险。一旦体温高于38度,并伴随神志不清、呕吐或者抽搐等症状,就有可能是得了中暑症。
一个月接诊了例中暑急救
长沙市急救中心数据显示,7月1日至31日,该中心已经接到起中暑急救,仅最近一周,就有43例。
急救中心相关负责人透露,这个数据相比去年同期,大概有近有40%的增幅,增幅比较高。究其原因,主要是最近一段时间,长沙的高温比较持续,导致室外一些人中暑。
根据急救中心接诊时间和地点来看,中暑病例高发时段为14点至17点,地点多为建筑工地、篮球场、人流集中的车站等高温室外场所,也有少数患者是在室内被发现昏迷,发病环境具有闷热、封闭、通风条件差等特点。
从急救中心接诊的病例分析,老人、儿童和高强度体力劳动者为中暑高发群体,患者职业多为建筑工人、环卫工人等户外工作者。建议市民常备防暑药品,应尽量避免高温时段作业或者外出,适量补充水分,一旦出现乏力、头晕或昏迷等中暑症状,应及时往阴凉处休息,医院救治。
预防中暑,要多吃蔬菜多喝水
医院专家提醒,随着高温天气到来,市民要注意避免在高温下暴晒,家居环境一定要保持良好的通风,室内温度不要过于闷热,以免发生非劳力型的热射病。
高温时际避免阳光直照,出门做好防晒防暑工作。尽量避免在12点到15点最热的时间段出行。外出最好是戴太阳帽或打着遮阳伞,戴太阳镜,这样就减少了在烈日下暴晒的时间,有效预防热射病。
外出时随身携带茶水、以及时补充人体水分。每天至少喝1.5升水,流汗多时一定要多喝水,不要等到口干舌燥再补水,等人感觉到口渴时,体内已缺水2%~4%。
一旦发现有头晕、头疼、轻微恶心、心慌心悸等一系列的中暑症状时,先将患者移动阴凉通风处,远离强烈的阳光,及时补水,喝藿香正气水等,在患者额部、双颞侧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进行物理降温。包括高血压、低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贫血等体弱多病的人群不应在外高温作业。
在炎热的夏天,注意调理饮食结构,平衡膳食合理营养,多吃一些带苦味的食物,多吃一些含水量较高的蔬菜水果。并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的心态,安然度过三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