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伏”期间,全国许多地方迎来了高温天气,中暑、肠胃病等高温疾病频发。最近,“浙江一名工人因中暑死于多器官衰竭”的话题迅速冲上热搜。
在过去的一周里,国内多个地区发出了高温预警,气温超过40℃。医院都收治了中暑患者,“一名男子严重中暑,多器官受损,就像被煮熟了一样”,许多人被诊断为热射病,并出现了死亡病例。郑州一名男子因中暑突然晕倒,医院ICU病房抢救,最终确诊为热射病。
真的能热死人?什么是热射病?
热射病实际上是重症中暑最严重的阶段。这是一种在高温高湿环境中因体温调节异常引起的疾病。当热射病发生时,大脑失去了对体温的调节和控制,体内热量无法通过正常生理机制散热,导致体温异常升高,全身多器官衰竭。热射病是一种死亡率极高的疾病,一旦发生,死亡率可高达70-80%。
中暑和热射病之间有什么关系?
中暑的“终极”是热射病。一旦发生严重中暑,患者的体温将严重升高,可能超过40℃,甚至达到42℃。同时,还会出现意识障碍(昏迷)、肌肉抽搐、血压下降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最终会因心脏、大脑、肝脏、肾脏等器官衰竭和肌肉分解(横纹肌溶解)而死亡。
为什么热射病死亡率很高?
以煮鸡蛋为例,生鸡蛋是液态的,鸡蛋不断加热后,它们的蛋白和蛋白质变成固体。这个过程称为蛋白质变性。人体包括大脑、心脏、肝脏、肾脏等。所有组织、器官和各种酶都由蛋白质组成。
为什么热射病死亡率很高?当人体温度异常升高时,这些器官中的蛋白质会像煮熟的鸡蛋一样变性。一旦变性,变成蛋白质后的器官将无法执行正常的生理功能。因此,中暑可导致身体多个器官的功能损伤和衰竭。
此外,大量出汗、缺水和流失大量盐分后,身体极度脱水,这也会加速器官衰竭,使疾病恶化。因此,一旦发展到这一阶段,死亡率极高。
三伏天,怎么预防高温病?
在发展到热射病之前,身体会发出一系列的预警信号。如果我们能注意到这些信号,我们就能避免热射病的发生。
首先,尽量避免长时间在高温高湿环境中工作、锻炼。当室内温度超过32℃或室内湿度超过60%时,建议每30分钟休息5~10分钟,并注意补水,劳逸结合;
第二,及时补充水分,特别是含盐的淡盐水;
第三,建议饮食清淡。如果吃太多油腻、辛辣和刺激性食物,再加上吸烟和饮酒,很容易导致湿热体质,中暑更容易发生;
第四,补充防暑饮品和时令水果,如绿豆汤、绿茶、西瓜等;
第五,一旦中暑的症状出现,意味着身体已经发出了预警,我们必须休息、补充水分并及时降温。
三伏天,怎么预防高温病?已经中暑了该怎么办?
出现中暑症状时,必须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解开患者的衣袖和领口,用冷毛巾擦拭患者四肢,或将冰袋敷在患者的前额、腋窝、大腿根部和其他部位,以加速降温;使用风扇和空调降低环境温度;如果患者意识清醒,帮助患者多喝含盐水,或服用藿香正气水。
长期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工作和锻炼的人,老年人、儿童、孕妇和其他体质较差的人容易中暑。专家强调,一旦出现意识障碍、昏迷、呼吸循环衰竭等严重症状,必须立即拨打,让患者仰卧,解开衣领,转移到通风、阴凉和干燥的地方,等待救护车到达。
温馨提醒:疫情反复!出行注意戴好口罩,减少异地出行、跨境旅行,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社交距离尽量避免接触人群聚集地,及时接种新冠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