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中暑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妇产科需要我一辈子不结婚不生育,活到8
TUhjnbcbe - 2024/12/30 9:49:00
北京那家医院治白癜风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zn_bjzkbdfyy/

从接生婆到科学生产,她打破了中国千年的生育传统,她是中国现代妇产学科的奠基人之一,医院首位中国籍的妇产科主任。

她没有结婚、没有恋爱、没有生育,在她的心中,病人永远是最重要的,她享年82岁,穿梭于病房中60年,5万多名婴儿的出生证上写着她的名字,这就是被尊称为“万婴之母”、“生命天使”的妇产科大夫林巧稚。

林巧稚

考试题未做完,却意外地被协和医学院录取

林巧稚,年出生于厦门。因为她的父亲曾在外国留学,所以不仅没有让她裹小脚,还送她去学校读书,并且从小就教育她要做一个自强自立的人。

正是受到了父亲的熏陶,从女子学校毕业后,林巧稚并没有选择早早嫁人,而是立志报考北京协和医学院,她希望自己能像男人一样出去工作。

那一年,她才20岁。7月,上海的天气闷热,正当林巧稚在考试最后一门英语科目时,却发生了一个小插曲。

医院

当她正在专心致志地做试题时,忽然有人叫她的名字。她下意识地用英语回答:我还没做完。

监考老师也改用英语对她说:请出来一下。原来,一位女考生中暑晕倒而被抬出考场,监考的男老师不方便施救。

面对这种情况,林巧稚沉着冷静地用了十几分钟把那位女生处理好了。

林巧稚旧照

但遗憾的是,当她重回考场时,考试已经结束。英语试卷没有做完,林巧稚自然认为这次是考不上了,她回到了厦门,正在考虑自己下一步该如何走时,却意外地收到了协和的录取通知书。

后来,她听说是监考老师给协和医学院写了一封信,称赞林巧稚的品行。

协和的招生委员会认为,虽然林巧稚当时还不是医生,但她却具备了医生的基本素质,把治病救人放在第一位,而没有考虑自己的个人得失,协和需要的正是像她这样的学生。

如愿学医

妇产科需要我,我是一辈子的值班医生

在协和的8年读书生涯中,林巧稚的学习成绩一直都是名列前茅。

毕业时,他们一起入学的25人只剩下16个,而林巧稚则获得了学院最高奖——文海奖学金,她也是获奖的第一个女生。

在旧中国,妇女生产时是将接生婆请到家中,然而接生婆却没有接受过正规培训,导致产妇和婴儿的死亡率都非常高,妇女生产就像经历一道鬼门关。

妇产科医生

毕业之际,林巧稚选择了妇产科,她想为无数的中国妇女和新生儿服务。老师和同学们都为她感到惋惜,他们认为如果选择内科或者外科则更有发展前途,但林巧稚却说:妇产科需要我。

从此,林巧稚成为医院妇产科的住院医生,医院里最忙碌的大夫。

其他大夫每天只要工作完一定的时间就离开了,但林巧稚却不一样,她总是把所有的病人都看完才回去休息,她说自己是一辈子的值班医生。

林巧稚值班中

她把病人当成亲人,只要是她的病人,她就要对她们负责到底。

为了事业,她决定不结婚、不恋爱、不生育

那个时候,协和曾有这样一条规定:住院医生在受聘期间不能结婚、不能生孩子,因医院都是8小时工作制,而协和是24小时。

医生尤其是女医生,如果结婚了,就要面临生孩子,照顾家庭,用在事业上的时间就少了很多,协和担心24小时工作制无法落实,便定下不允许结婚的制度。

林巧稚不仅遵守了这条规定,还选择了放弃所有的一切,因为她把事业看得比生命还重要。

因此,她决定一辈子不结婚、不恋爱、不生孩子,将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终身。

年爆发的战争让协和一度关闭,当时可以顺利离开北平的林巧稚却选择留下。

她觉得这个时候,才更需要医生的存在,于是她在胡同里租了个小院,办起了私人诊所,医院的平民百姓看病救人。

就这样在战火纷飞中坚持了6年,看了个病人。在她的桌边,总是堆着厚厚的一摞病历。

坚持救人

60年活在病房,为5万婴儿接生,为病人带来希望

新中国成立后,她关闭私人诊所,回到协和重新组建了妇产科,担任科室主任,一直到她离世。

找她看过病的患者们说,林巧稚对待病人,就像对待自己的姐妹,她跟病人之间没有距离,每次为病人诊断或者查房时,她的亲切都让病人具有安全感。

患者也不再紧张和担心,她们常说:只要有林大夫在,就踏实。而这就是林巧稚带给病人的特殊吸引力。

林巧稚与病人

她曾给蔡畅、邓颖超等有地位的人士看病,也为像冰心这样的名人接生,但她这一生更多地是为那些普通的女性接生和解除她们的病痛。

在她60多年的从医生涯中,几乎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病房中度过的,虽然她自己未婚未育,但她却为5万多名婴儿接生,在这些婴儿的出生证上清楚地写着:林巧稚。

林巧稚这三个字不仅是写在出生证上,这个名字还带给孕妇以及她的家庭一个新的生命和对未来的希望。

林巧稚治病时

曾经有一个病人,她在怀孕3个月时被诊断为宫颈癌,医院给出的治疗方案是切除子宫,如果手术,她将永远失去做母亲的机会。

当病人找到林巧稚,她经过诊断认为是妊娠过程中的一个特殊良性肿瘤,为了慎重起见,她邀请多个专家会诊,最后决定暂不进行子宫切除而进行观察。

孕妇一直都没有出现异常情况,在她怀孕9个月时,林巧稚对她实施了剖腹产手术,一个健康的女婴出生了。而产后没多久,病人的肿块也自然消失了。

接生幼儿

像这样的事情时有发生,正是林巧稚一心为病人着想,首先从病人的角度出发,做出诊断和治疗,才让病人及家属没有了遗憾,让他们能迎接新生命的降临,拥有着幸福的家庭生活。

生命最后,仍情系事业,留下专著

年,林巧稚因为脑血栓病倒了。她医院一线,没有留下太多的文字。

但这次生病仍然没有让她停下来,虽然不能亲自上身做手术了,但这却让她开始了写作,在病床上、轮椅上,她丝毫不知疲倦地写着,她要把这60年的工作经验用文字表达出来,要把它们留给后人。

写作的林巧稚

4年的时间,林巧稚完成了50万字的专著,而这就是《妇科肿瘤》的问世,这是她为之奋斗一生事业的最好总结,是她最后留下的宝贵财富,然而书写完了、林巧稚却走了,享年82岁。

也许有人会说,她这样做值得吗?一辈子未结婚、未恋爱、未生育,但是对于她来说,这些早已不重要了。

林巧稚60年都活在病房里,5万多个新生命的出生证上都写着她的名字,此生她不仅完成了自己想做的事情,还为无数家庭带来了希望和快乐,而这已经足够了。

纪念林大夫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1
查看完整版本: 妇产科需要我一辈子不结婚不生育,活到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