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三伏天,高温又湿热,
是中暑的高发季节。
时值酷暑,
疾控专家再次提醒,
一定要谨防中暑。
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中暑
预防中暑要技巧,坚持“三要三不要”
三要:
一要多喝水
在高温天气,不论是否运动,都应增加液体的摄入。
如果需要在高温环境下进行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的,至少每小时喝2-4杯凉水(-ml)。
对于暴露在烈日下的工作人员,由于汗液的大量排出,可以通过饮用盐开水或含有钾、镁等微量元素的运动型饮料补充盐分和矿物质,饮料含盐量以0.15%-0.2%为宜。
二要饮食清淡、充足休息
高温天气下,饮食应尽量清淡,多吃水果蔬菜,少食高油高脂食物。
保证充足的睡眠。
三要在室内避暑适度降温
在室内可通过空调、电扇降温。
当室内温度高于35度,应考虑使用空调,合理设置空调温度,并注意适时开窗通风。
三不要:
一不要饮用高糖、冰冻等饮料
含酒精或高糖饮料会导致身体失去更多体液,不宜饮用。
尽量避免饮用冰冻饮料,以免造成胃部痉挛。
对于一些需要限制液体摄入量的病人,高温时的饮水量应遵医嘱,避免一次性大量喝水。
二不要高温时段外出
室外活动最好避开正午时分,尽量将时间安排在早晨或傍晚,并尽量多在背阴处活动或休息。户外工作要注意排班调息。
应当尽量选择轻薄、宽松及浅色的服装,佩戴宽檐遮阳帽及太阳镜。
外出随身携带防暑降温药物,如风油精等。
三不要忽略身体状况
如发现自己或周围的人有中暑症状,请这样做:
1、立即停止活动,转移至阴凉处休息;
2、补充水分,小口慢饮;
3、解开领口扣子、领带等,保持周围通风,涂抹或服用解暑药物;
4、休息后若不好转,应及时就医,以免病情加重。
使用空调,要警惕“冷中暑”
如果已经有轻微的“冷中暑”症状了,一定要多补充水,转移到阴凉的地方休息大概5-6分钟,基本能自行缓解。
夏季人体最舒适的体感温度是23-27度左右。一般空调设置为26度较适宜。
出门之前要先开窗通风,尽量让室内外温差相对缩小,让人体适应一会再出门就可以很好的预防“冷中暑”。同时提醒大家从炎热户外回到室内,空调温度也不宜太低哦!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