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中暑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夏季炎热,让我们和夏季常见病说拜拜
TUhjnbcbe - 2025/1/27 19:23:00

进入夏季,天气炎热,人们容易出汗、胃口差、不适应高温天气,导致诸多疾病,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不便。一系列疾病在夏季变成了肆掠高发病毒,那么这些夏季常见病如何防治呢?下面为大家整理了部分夏季常见疾病及防治措施,希望大家能远离疾病,愉快度过这个夏天。

让我们和夏季常见病说“拜拜”

夏季空调病

时下,酷暑难耐,家里、办公室、各大公共场所的空调早已运作起来,许多人几乎24小时处于空调房中。随着人们对空调的依赖,空调病已经成为了一种并不罕见的健康危害。但是远离吹空调又让人实在是无法与高温作战,所以,如何健康地待在空调房,预防一系列空调疾病,才是正确的生存手册。

如何预防空调病

1.空调的房间温度最好控制在24℃到26℃左右,这样的温度对人体来说比较舒适。

2.空调房必须开窗换气开启空调的时间不要过长,而且要经常开窗换气,使用空调器房间保持清洁卫生,并避免在室内吸烟。

3.我们应该在进入空调房前,先换掉湿衣,擦干汗水,尤其要避免空调直接吹向颈部。

夏季中暑

人如果持续在高温的环境下工作生活,这对于人体的机能是很大损伤的,当对高温环境适应不充分时,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这就极易造成中暑的现象,有些人会因此昏迷晕倒,所以不可掉以轻心。中暑的症状有哪些?中暑后如何处理急救呢?

中暑的症状:

1、中暑先兆:在高温的环境下出现头痛、眼花、耳鸣、头晕、口渴、心悸、体温正常或略升高。

2、中暑初期:大量出汗、口渴、明显疲色、四肢无力、头昏眼花、胸闷、恶心、注意力不集中、四肢发麻等,体温正常或略高。

3、轻度中暑:体温在38℃以上,面色潮红成苍白、大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搏增快。

4、重度中暑:也称热衰竭,表现为皮肤凉;过度出汗;恶心、呕吐;瞳孔扩大,大量出汗、皮肤湿冷、体温升高到38℃以上、血压下降、脉搏加快;腹部或肢体痉挛;常伴有昏厥,昏迷,高热甚至意识丧失。

中暑时如何急救?

1、搬移

中暑初期应迅速到通风阴凉的地方,平卧并解开衣扣,松开或脱去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降温,头部可捂上冷毛巾,可用,酒精,白酒,冰水或冷水进行全身擦浴然后用扇或电扇吹风,加速散热。

2、降温

患者头部可捂上冷毛巾,可用50%酒精、白酒、冰水或冷水进行全身擦浴,然后用扇或电风扇吹风,加速散热。有条件的也可用降温毯给予降温。但不要快速降低患者体温,当体温降至38摄氏度以下时,要停止一切冷敷等强降温措施。

3、补水

初期与轻度时,患者仍有意识时,可给一些清凉饮料,在补充水分时,可加入少量盐或小苏打水。但千万不可急于补充大量水分,否则,会引起呕吐、腹痛、恶心等症状。

4、促醒

如果中暑时病人若已失去知觉,可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使其苏醒。若呼吸停止,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

5、转送

对于重症中暑病人,医院诊治。搬运病人时,应用担架运送,不可使患者步行,同时运送途中要注意,尽可能的用冰袋敷于病人额头、枕后、胸口、肘窝及大腿根部,积极进行物理降温,以保护大脑、心肺等重要脏器。

夏季热感冒

人们在夏季感冒俗称“热感冒”。许多人认为,天气较热不用打针吃药感冒慢慢就会好的。这种错误认识往往因重视不够,导致感冒恶化,使小感冒引起并发症。那么夏季热感冒怎么办?切记不要贪一时舒服而忽视了自身的健康,越是热天,越应该加强耐热锻炼,减少在空调房间里的时间。

夏季热感冒怎么预防

室内外温差

1.科学使用空调。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物质生活的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空调走进了千家万户,使夏天变的不那么热了。可人们忽略了温差所带来的烦恼,由于室内外的温差大、室内通风不好,常常易患感冒引起发热,如果不及时的就诊,可引起肺炎等较严重的并发症。

注意饮食

2.讲究“吃”的学问。医学研究表明,感冒与饮食关系密切,一切感冒是由于脂肪食物、肉类、乳制品、黄酒等引起,原因是这类食物可降低体内的免疫细胞的抗病毒的能力,引起感冒;过多的食用高盐食物,可导致唾液的分泌减少,引起上呼吸道的感染;食用过多的高糖食物,可以消耗体内的水分和维生素,常引起口干舌燥,使免疫功能低下,导致感冒;吸烟饮酒,会导致呼吸道的防御机能下降,易感染呼吸道疾病。

卫生习惯

3.养成卫生习惯。医学研究显示,通过手的触摸最容易感染病毒,据报道,健康的人同感冒的病人共同生活三天,由于他们有良好的卫生习惯,结果没有感染上感冒。因为感冒病人喷出来的飞沫中,仅有8%是带有感冒病毒的。感冒病毒普遍存在于病人鼻腔的鼻分泌物中,鼻腔的温度和湿度适合病毒的生长繁殖,并且都是从里向外地传播。感冒病毒能在手帕上存活1小时,在手上存活10小时,病人手感染上病毒,再通过把病毒带到所接触的地方——手帕、毛巾、门把手、电话机、桌椅等,健康的人接触到这些地方,再接触到自己的眼睛、鼻子就会感染上感冒。

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所致的一种常见肠道传染病,临床特征为有全身中毒症状,腹痛,腹泻及排脓血便;潜伏期为数小时至7日,起病较急,患者畏寒发热、体温可达38℃至40℃。夏季如何预防细菌性痢疾?夏季细菌性痢疾饮食禁忌有哪些?

如何预防细菌性

第一、少盐饮食,可减少对肠道的刺激,有利于肠道,炎症的恢复。

第二、切断传染途径:搞好环境卫生、饮食卫生及水源保护,消灭苍蝇孽生场所。

第三、多饮水,充分睡眠和休息。

第四、在饮食方面,宜吃富有营养、易于消化的饮食。

第五、注意腹部保暖,禁行冷水浴。

夏季细菌性痢疾饮食禁忌有哪些

1、忌肉类浓汁及动物内脏。因其含有大量的含氮浸出物,如嘌呤碱和氨基酸等。含氮浸出物具有刺激胃液分泌作用,汁越浓作用越强,加重了消化道负担。而且细菌性痢疾病人肠道有病变,有恶心呕吐等症,消化吸收更差。

2、忌粗纤维、胀气食物。如芥菜、芹菜、韭菜等纤维粗较多的食物,不易消化,导致局部充血、水肿,炎症不易愈合。而牛奶和糖、豆制品也易引起肠道蠕动增加,导致胀气。

3、忌刺激类食物。如煎、炸及腌、熏的大块鱼肉,对肠壁有直接刺激,使肠壁损伤加剧;这些食物又难以消化,胀气发热,停留的时间长,会加重消化道负担。

4、忌污染食物。未经消毒的瓜果蔬菜,这些既带菌又易引起中毒,是致病因素,并使病人抵抗力下降。

5、忌性寒滑肠食物。如荸荠、甲鱼、生梨、花生等物,性寒伤脾胃,易滑肠致泻,故忌用。

6、忌辛热刺激食物。韭菜、羊肉、辣椒、鲜辣椒粉和浓茶、酒、各种咖啡饮料,都是强烈的刺激品,致血管痉挛收缩,使粘膜充血、水肿、破损,故忌用。

夏天气温高,我们不要贪一时舒服而忽视了自身的健康,越是热天,越应该加强耐热锻炼,生命在于运动,劳逸结合,增强我们自身抵抗力。在生活中我们要加强预防,可以准备一些常用的药物,以备不时之需!

文章部分转载于网络,内容和图片若有侵害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客服处理。

1
查看完整版本: 夏季炎热,让我们和夏季常见病说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