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中暑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鹅的饲养管理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
TUhjnbcbe - 2025/2/12 17:06:00
头部白癜风怎样治疗 http://www.t52mall.com/

大家好,我是专注养鹅技术,今天小编来给大家讲讲肉用鹅的饲养管理,说到肉用鹅,小编先给大家讲讲它的生产特点,主要有两方面:

第一,具有明显的季节性。鹅的繁殖有明显的周期性,导致肉鹅生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我国大部分鹅的品种都属于短日照品种,通常每年9月份到第二年4~5月份是母鹅的产蛋期,因此一般7~10月份市场上的商品肉仔鹅缺乏供应。有少数北方鹅种属于长日照品种,每年春夏为其繁殖季节。由此可见,无论是短日照鹅品种还是长日照鹅品种,都具有明显季节性繁殖的特点,因此肉鹅的生产就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一些月份会出现肉鹅供应短缺现象,对肉鹅市场的稳定及养殖业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

第二,生长发育迅速。肉鹅生长发育快,产肉能力强。地方鹅小型品种70天体重可达2.5~3千克,中型鹅品种70天体重可达3~4千克,大型鹅品种70天体重可达6千克以上。由于肉鹅的生长发育快,生长周期短,具有投资少、收益快、获利多等优点。

那么肉用仔鹅的饲养管理又是怎么样的?肉用仔鹅具有生长速度快、生长周期短等特点,在养殖过程中应釆用科学的肉鹅阶段饲养管理技术,降低养殖风险,提高养殖效益。我们从三个阶段讲:

1、育雏期饲养管理

(1)雏鹅的特点

①体温调节能力差:刚出壳的雏鵝,羽毛稀薄,体温调节能力差,尤其是对冷的适应性较差。7日龄雏鹅体温比成年鹅低3℃,20日龄以内的雏鹅体温调节功能也没有发育完善,在饲养过程中仍需给予保温。

②生长发育迅速,代谢旺盛:雏鹅生长速度快,20日龄时体重可增长10倍左右,肌肉沉积快。为保证雏鹅的快速生长发育,必须给予充足的饮水和饲料供应。

③消化吸收能力弱:雏鹅的消化道短,容积小,消化腺功能差,因此消化能力不强。可采用少喂勤添、熟化处理饲料等措施来提高饲料利用率。

④公母鹅生长速度不同:饲养管理条件相同,公雏比母雏体重要多5%~25%,饲料报酬好。公母分饲可提高成活率、饲料报酬和养殖的经济效益。

⑤抗病力较差:雏鹅的抗病力较弱,易感染疾病,应采取严格的饲养管理措施,做好防疫工作,提高雏鹅成活率。

(2)育雏前的准备工作

①进雏前,全面检查育舍,及时维修出现破损或故障的各种设备,对育雏舍内外彻底清扫、消毒。育雏舍的入口应设置消毒池,对出入人员严格消毒。育雏设备包括育雏伞、红外线灯泡、水槽、食盘等。进雏前1天要对鹅舍供暖,温度达到28~30℃才能进雏鹅。

②根据生产用途选择雏鹅的品种,一般选择适应性广、抗病力强的品种。若进行商品肉鹅生产,可选择体大快长的白羽大中型鹅种,如白罗曼、霍尔多巴吉等;若进行鹅蛋生产,可选择豁眼鹅等产蛋量高的品种。

雏鹅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受雏鹅质量好坏的影响,为保证饲养效果,应严格选择所进雏鹅。从出雏时间看,应选择按时出壳的雏鹅;从脐肛看,应选择腹部柔软、卵黄吸收充分、脐部收缩良好、肛门清洁的雏鹅;从绒毛看,应选择粗、干燥、有光泽的雏鹅;从体态看,要选择站立平稳、两眼有神、体重正常的雏鹅;从活力看,应选择行动活泼、叫声有力、挣扎有力的雏鹅。

③一般采用专用雏箱装运雏鹅,雏鹅数量不宜过多,以免中途出现挤压。运输过程中应注意保暖和通风,运输时间最好不要超过24小时,以保证雏鹅及时开水、开食。若种鹅群未免疫小鹅瘟疫苗,其所产后代雏鹅应注射小鹅瘟抗血清后再起运。

(3)育雏方法

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育雏季节等可选择不同的育雏方法。目前,国内较大的种鹅场一般选择供暖育雏,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①网上育雏:雏鹅饲养在距离地面50~60厘米高的铁丝网或竹板网上,热源主要通过室内烟道提供。该方法育雏管理方便、劳动强度小,雏鹅与粪便不接触,发病率低,成活率高。②立体笼育雏:雏鹅在分层育雏笼中育雏,能更有效地利用鹅舍和热能,干净卫生,效率高。缺点是设备价格高,对管理要求高,工厂化育雏多采用这种方式。③电热育雏:采用伞状育雏器,每个保温伞可饲养雏鹅80只左右。此种方法简便、易调温、节省人力,但耗电多,成本较高。④垫料育雏:干燥的地面上铺上洁净柔软的垫料,如锯末、稻壳、刨花等,垫料上采用红外线灯、火炉、火墙、热风炉等保温。⑤火炕育雏:北方农村多采用此法,雏鹅在温暖的炕面上活动,温度平稳,育雏效果好。

(4)雏鹅的饲养

①根据雏鹅的生理特点,可采用全价饲料和优质青饲料配合饲喂,育雏期精料和牧草的比例为1:2左右。②最好使用温水,水质要清洁卫生,可在水中加入5%葡萄糖、0.03%高锰酸钾、1%复合维生素,以缓解运输带来的应激,增强雏鹅的体质。雏鹅刚进舍,不会饮水,应人工训饮。③在开水后进行,尽早开食,这样有利于提高雏鹅的成活率。喂料时应少喂勤添,随着日龄的增长,可增加青绿饲料的量。④前几天饲喂,可将饲料撒在浅食盘或塑料布上,一般5日龄后改用喂料塔或料槽。青绿饲料可在2~3日龄时喂给,逐步加大比例,应与精料分开饲喂。1周龄前每天饲喂8~10次,其中晚上喂2~3次;2周龄时每天饲喂6~8次,其中晚上喂1~2次;3周龄时每天饲喂5~6次。育雏栏内应放置沙粒盘,保证雏鹅自行按需采食。

(5)雏鹅的管理

①育雏期间应注意保持适宜的温度,若温度过低,雏鹅会聚集、扎堆;若温度过高,雏鹅会向四周扩散,张口呼吸,饮水量增大。温度过低或过高时,都要及时调整温度。在雏鹅出壳后前3天育雏温度应达30℃以上,随着日龄增大,育雏温度逐渐下降,在早春或冬季,21~28日龄可完全脱温;春秋季节,7~10日龄可完全脱温,具体脱温时间视气温变化灵活掌握。②育雏第1周给予24小时光照,1周后逐渐减少光照时间,20日龄左右可完全利用自然光照。③鹅舍中应注意通风换气,保持地面和垫料干燥、卫生,及时排除有害气体,保持空气流通。④刚出壳的雏鹅应按照体质强弱分群饲养。及时剔出弱雏,单独饲喂。分群饲养配合精心管理,雏鹅育雏期的成活率会大大提高。⑤饲养密度过低,育雏舍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大;饲养密度过高,维鹅易出现挤压、运动不良、残次率增高等问题。随着雏鹅日龄和体重的增长,活动面积应扩大,饲养密度逐渐降低。通常每平方米饲养1~5日龄雏鹅25只左右,6~10日龄雏鹅20只左右,11~15日龄雏鹅15只左右,16~20日龄10只左右。⑥雏鹅应严格按照免疫程序进行免疫。做好鹅舍的卫生和消毒工作,经常打扫场地,及时更换垫料、清洗料槽和水槽,消毒育雏环境等。若鹅群发病,及时隔离治疗,做好焚烧、深埋等无害化处理,防止疫病蔓延。⑦雏鹅应适时放牧,在气温适宜的季节,雏鹅放养在嫩草地上,自由采食青草。随着雏鹅日龄增加,逐渐延长室外放牧活动的时间。

2、育成期饲养管理

(1)处于育成期阶段鹅的主要特点为消化道体积增大,消化能力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及抵抗力大大增强,骨骼、肌肉和羽毛生长速度最快,能采食大量青绿饲料,这时应多饲喂青绿饲料或放牧饲养。

(2)育成期饲养管理要点:

①饲养方式:育成期肉鹅饲养方式可分为放牧饲养、放牧与舍饲相结合、半舍饲圈养等方式。我国农村散养和养殖专业户大都采用放牧饲养,节省饲料成本;若放牧饲养不能满足肉鹅的营养需求,就需要补充精饲料,采用放牧与舍饲相结合的方式。随着养鹅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传统饲养方式已不能适应,需要采用半舍饲圈养方式,这也是养鹅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②放牧地的选择及合理利用:一是尽量选择牧草丰富的地方,可提高单位面积载鹅量,将草地分为若干小区,实行轮牧,合理利用牧草资源;二是选择牧草种类丰富的草地,尤其是豆科、禾本科、菊科等牧草要丰富,有利于肉鵝摄取各类营养成分;三是放牧场地附近最好有水塘、河流等水源,能提供清洁的饮水和清洗羽毛;四是放牧地附近最好有建造的简易棚舍,以供鹅群遮阳或避风雨;五是放牧地要远离疫病区、工业区、污染区等,利于鹅的健康生长。

③放牧饲养管理:育成期的关键是抓好放牧,适时放牧与放水相结合。根据放牧条件、放牧员的水平和经验确定放牧群的大小,一般~只鹅编一个群,1~2个人放牧。编群时还要根据鹅的批次、生长情况进行,以免出现大欺小、强欺弱,影响个体发育。育成期鹅的放牧时间随日龄增加而延长,直至全天放牧。初次放牧时间不宜过长,每天上午、下午各放1次,气温较高时早放晚归,气温较低时减少放牧时间,注意避暑、避雨,防止鹅群中暑、受凉。随着鹅群日龄的增大,可增加放牧时间。放牧鹅群食草速度减慢时,可赶入水中,让其自由嬉戏、饮水鹅群自由游走时可将其赶上岸。经过有规律的放牧、放水饲养1周,鹅就能建立起条件反射,为后续放牧采食习惯的确立奠定基础。

④做好卫生、防疫工作:育成期的鹅群应有计划地进行免疫接种,如小鹅瘟、禽流感、禽霍乱等;每天清洗料槽、水槽,定期更换垫料,定期消毒,搞好舍内外卫生;做好防鼠、防兽害驱虫等工作。

⑤半舍饲圈养饲养管理:半舍饲是舍内采用地面或网上平养,日粮以青绿饲料为主,精饲料为辅,精粗饲料合理搭配;舍外提供陆地运动场和水面运动场,使鹅能充分运动,增强体质。运动场内需要放置沙粒,以供鹅群采食,增加其消化能力。

(3)适时转群、出栏

育成鹅到60~70日龄时,一般可以达到理想的体重,这时可将育成鹅转入育肥舍进行短期育肥后上市;若作为种用,可将其转为后备种鹅,继续饲养。

3、育肥期饲养管理

育成鹅上市前需要经过一个短期育肥期,一般为10~15天。育肥阶段应充分饲喂,满足鹅营养需要。

(1)育肥前准备:育肥的肉鹅要健壮无病、精神活泼、善于觅食,日龄为60~70日龄以上的育成鹅。育肥时应将大群鹅分成小群饲养,分群原则:将体形大小和采食能力相近的公母鹅混群,分成强、中、弱群,然后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技术措施,缩小群体之间的差异,使全群达到最高生产性能,一次性出栏。

(2)育肥方法:根据采食方式分为两类:自由采食育肥法和填饲育肥法。自由采食育肥法包括放牧补饲育肥、舍饲育肥,放牧补饲育肥法是最经济的育肥方法,我国农村多采用此法育肥;舍饲育肥法管理方便、使用单一能量或以能量饲料为主的配合饲料育肥,效果好。填饲育肥法包括手工填饲育肥法和机器填饲育肥法。

(3)育肥期的饲养管理:无论是舍饲还是填饲育肥,都要适当降低鹅群饲养密度,限制鹅群活动,保持安静,控制光照。保持清洁饮水,每天清洗料槽、水槽,定期消毒,搞好舍内外卫生。

(4)育肥标准:育肥后的鹅根据翼下体躯两侧的皮下脂肪,可将育肥膘情分为3个等级:上等肥度鹅、中等肥度鹅、下等肥度鹅,当育肥鹅达到中上肥度时就可以上市。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不知道今天的内容对大家有没有帮助,如果觉得还可以的话,希望给小编点赞分享一下!

1
查看完整版本: 鹅的饲养管理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