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想必小伙伴们对高温这个词儿有了更深层的了解。
每天嘴上说的最多的字就是:热热热热热热热。
7月22日,气温居高不下,让小伙伴们热到“融化”市区指标站的最高气温为
33.7℃,普兰店和长兴岛的最高气温一度冲至35.3℃。来感受一下各区蹭蹭爆表的“炎值”。
↓↓↓
据大连市气象台首席播报员石小龙介绍,大连区域自动站的最高气温:↓↓↓
金普新区董家沟街道,38.5℃。
这才“中伏”第一天,已经让人热得受不了了。今年的三伏天又是加长版的,想想就让人难过。
那么问题来了,连蒸了几天“桑拿”,还会持续热下去吗?跟大家分享一个带着凉气儿的好消息。
7月23日将迎来“大暑”节气,好在大连市区天空将逐渐转阴,夜间还会迎来一场小雨,市区最高气温有望回落至28℃。
周三降雨停歇,随后两天市区的最高气温仍在28~29℃,但雨后空气湿度加大,闷热感仍会比较明显。
周四夜间新一轮降雨可能到访,等到周五随着降雨云系逐渐远离,市区最高气温有可能重回30℃。
小编为大连人民编辑一份抗高温指南:
一了解下高温补贴
“烧烤模式”下劳动,哪些人可以领到高温津贴?能用绿豆汤、冷饮代替吗?最低工资标准里包含高温津贴吗?来看看人社部门的权威解答!
Q多热才能领高温津贴?
A室外35℃室内33℃
按照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日最高温度达到35°C以上)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C以下(不含33°C)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
这意味着,在超过35°C高温的露天作业者和工作场所温度无法降低至33°C以下的室内劳动者,均可获得高温津贴。
Q高温津贴有多少?
A每人每月元
按照相关规定,大连市高温津贴支付标准为每人每月元,在每年7月、8月、9月发放,对未能正常出勤的或者用人单位当月临时安排从事高温岗位作业的劳动者,可按劳动者当月实际出勤及从事高温岗位作业的实际天数进行发放。
实行不定时工作制或者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高温作业人员,用人单位应当按月发放高温津贴。
Q单位不发高温津贴怎么办?
A高温津贴应当以法定货币形式发放给劳动者,不得以实物或有价证券代替,也就是说用人单位不得用防暑降温饮料充抵高温津贴。
但同时也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为高温作业、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者供给足够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防暑降温饮料及必需的药品。
此外,大连市规定最低工资标准也不包含高温津贴。企业在高温津贴发放过程中如果有违法行为,劳动者可以到企业所在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举报,以此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病人如何应对保温?
这样的酷暑天气,大家要尽量减少户外活动,以防中暑。部分人群尤其要注意做好应对。
①老年人、婴幼儿、孕产妇和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硬化患者等人群,应避免在阳光强烈照射时段到室外活动。
②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硬化等患者,早晨起床时应先喝一些水,补充一夜消耗的水分,降低血液黏稠度,促进血液循环。
③患有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慢性疾病的病人,尤其是老年人和关节痛患者,不要长时间呆在空调温度调得过低的房间中。
④体弱人群室内外的温差不宜超过5℃。开空调时间不宜过长,最好在1~3小时后关机,进行自然通风。晚上睡觉前最好关上空调。
如果出现中暑症状,请按这个“四字诀”进行急救:
①搬:迅速将患者搬到阴凉、通风的地方,使其平躺,为他扇风,解开衣领;
②擦:用冷水或稀释的酒精帮患者擦身,或冰敷其颈部、腋下;
③服:及时服用人丹、藿香正气水等解暑药,多喝淡盐水;
④掐:若患者昏迷不醒,可用大拇指按压他的人中穴、合谷穴。
三高温天气里如何使用空调等电器?
这大热天儿,全靠空调保命。家用电器“全员上岗”,怎样做到安全又省电?帮您支几招:
①建议室内设定空调温度不低于26℃。
②不要同时使用大功率电器。
③人员外出或不用电器设备时,要切断电源。
④不要在易发热的电器附近堆放易燃、易爆及其它杂物。
综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大连市气象局、大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国网大连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