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新闻记者王艳珅)近日,持续的高温晴热天气,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一定影响。我市各地农户没有懈怠,积极抢抓农时,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做好田间生产管理。那么在这样的天气下,农作物该如何“避暑”呢?一起跟着记者去田间地头看一看。
宿豫区大兴镇莫庄农场种植户莫先生称,最近他一直在忙着给水稻做“防暑降温”工作,避免高温天气给水稻带来损害,保证秋粮丰产丰收。
据宿迁市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张洪树介绍,今年全市水稻种植面积达到万亩。近日,宿迁一直有持续性高温天气,最高温度将达39℃。水稻高温热害发生风险增大。当前正是落实水稻防高温热害、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田管措施的关键时期,田间作业要提高避暑降温意识,选择合理的时间,落实好防护措施,防范高温伤害。要切实抓牢抓实持续高温气象条件下的田管措施的落实,最大限度降低高温热害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确保水稻高产稳产。
张洪树说:“当前我市水稻大面积处于水稻拔节孕穗期,幼穗开始分化,是攻大穗的关键时期,高温会加快幼穗分化进程,影响大穗形成,倒2叶期之后遇到持续38℃以上高温,容易引起部分品种颖花退化,尤其是处于抽穗扬花期的水稻,持续35℃以上高温有可能显著降低结实率。”
采访中,张洪树给出水稻“避暑”良方,他说:“要以水调温,为水稻降温。持续高温,田间水分蒸腾量大、失水快,应及时灌溉,保持合适的水层,弥补水分损失,有条件的可以日灌夜排,改善稻田局部气候条件,降低冠层温度。如遇35℃以上持续高温天气,田间要保持7厘米到10厘米水层,降低冠层和叶片温度。有条件的可采用日灌(深水)夜排降温,或长流水的灌溉方式,改善田间小气候,降低稻田温度,增加田间湿度,减轻高温影响。高温之下,水稻吸收营养减弱,应当及时喷施叶面肥。通过叶面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增湿、保叶、补肥,增强植株耐高温能力,提高水稻的结实率和稻谷的千粒重。农户要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