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最疯狂的追星行为是什么?为了看明星,把孩子锁在车里算不算呢?
近日,山东单县一个1岁男孩被困车内哭闹不停,路过女孩钻进天窗开车门救出男孩。民警拨打车主电话,无人接听,1小时后其母亲赶来。原来当晚有演唱会,禁止儿童入内,其母亲就把孩子锁在车里独自去看了。按入场检票时间推算,已经过去3个小时。等民警把孩子抱出来时,他已经热的出了一身汗,再拖下去有可能中暑、脱水、甚至休克。
孩子被锁车内事件频出,不少家长安全意识淡薄
小孩子被反锁车内,你会怎么办?而这些大部分是因家长安全意识淡薄所致。
“买个东西,才一小会的功夫,孩子怎么可能窒息!”
“有时小孩睡着了,我感到短时离开不会有太大问题。”
“我听说过小孩因车内高温窒息的新闻,但现在这种天气条件下,开着天窗应该没有多大事。”
在调查的30多位市民中,笔者发现不少家长安全意识淡薄,对儿童被反锁车内或在车内玩耍等情况不以为然。但也有不少家长认为,家长首先要有安全防范意识,由于小孩子自控能力差,特别是活泼好动的孩子,最好不要将其独自一人留在车内,以免发生意外。
那么,为什么将孩子留在车内会有危险?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热。炎炎夏日,车辆停在室外,阳光从车玻璃透射进车内,热量却无法发散出去,车内温度会越来越高。
在炎热的天气里,停在原地的汽车里温度上升很快,甚至几十分钟就会上升到50℃以上。如果不及时处理,留在车里的孩子就很容易发生脱水,中暑、休克,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死亡。
长时间把孩子闷在车里很危险,那要是开点窗户透气、去去就回呢?实验证明,车内升温速度相当快、温度上升十分显著,即使是在外界环境没那么热,或者车窗留下缝隙时。在一项实验中,34℃的气温环境中,开着窗缝的浅灰色车内温度仅仅是稍低了一点,总体升温速度和上升幅度都与不开窗的深色车相差无几。只需要20分钟,两辆车内的温度都超过了52℃。
母亲将孩子独自锁在车内,行为构成犯罪吗?
第一、不构成故意杀人罪
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刑法》第十四条规定了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本起事件中,这位“心大”的妈妈车内是自己亲生孩子,无论怎么样,她都不可能有想要自己孩子热死的心态,从现场上看,她知道发生的事后自责不已,也说明没有这种故意心态。因此,不构成故意犯罪。
第二、有可能构成过失犯罪
根据刑法规定,过失犯罪必须发生结果,才构成犯罪,本案并没有发生致人死亡结果,因此不构成犯罪。
但是,如果真的发生不幸事件,发生了有人死亡的不幸后果,该年轻妈妈要承担“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刑事责任。
第三、不构成遗弃罪
遗弃罪是指负有扶养义务的人,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拒绝抚养,情节恶劣的行为。其主观方面是故意,即明知自己应当履行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构成本罪需要情节恶劣方能成立,而本起事件女子并非想要遗弃自己的孩子,故不构成遗弃罪。
第四、《未成年人保护法》做出相关规定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
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
第三条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正确履行监护职责,抚养教育未成年人。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监护人,负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应当切实做好孩子的安全防护,确保孩子人身安全。在此提醒各位家长:夏天天气炎热,安全起见,切勿将孩子单独留在车内。
本期观点律师:北京衡宁律师事务所巩志芳主任
律视微言,听律师讲生活中的法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