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管走到哪一步,总得找点乐子,想一点办法。是的,美食就是我找的乐子,想的办法!小谈食刻和你一起认真对待吃下的食物!
导读:
农历的五月,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那就是芒种,芒种的到来,意味着夏天出现高温的概率大大增加,因为它属于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芒种节气的特点,气温会显著地升高,降雨量也更加充沛,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受高温的影响都比较大。因为高温,而且雨又下得比较多,这样就会导致空气潮湿,天气也会变得很湿热,人体内汗液也无法通畅地发散出来。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呢?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控制好饮食。
进入新历的6月,也就是农历的五月,“湿热重”重,建议牢记“饮食3原则”,防燥养神少中暑。农历的五月有已经过了的端午节,还有五月初八到来的芒种节气,这些节气无一例外,湿热都比较重,遇到这种时令,人难免会感觉到四肢困倦、萎靡不振。为了防止出现中暑,以及身体不适,所以饮食要遵守3个原则。
第一原则:低盐
夏天很多人讲,不应该多吃一些盐吗?因为人流汗比较多,汗水中带走的盐分也比较多,事实上,我们人均食用盐量是超标的,而且夏天本身人容易没有胃口,很多人都是用味大而浓的东西来增加食欲,这无疑也会增加盐的摄入量。
具体做法:平时做菜的时候,少放一些盐,如果是用了豆瓣酱或者是酱油之类的,这种可以不用放盐,它们本身的咸味其实就已经很重了。
第二原则:多饮
夏天流汗比较多,这个时候就要多饮水,及时补充人体流失的水分,补水也能够防止上火,但是喝水的时候,大家不要去乱喝,很多人天气热了以后,就喜欢贪凉,喝一些冰水,这样其实很难达到降暑的目的,反而会对肠胃造成刺激,那应该喝什么水呢?
具体的做法:多饮温开水,温水因为分子活跃,更容易被人体吸收作为解渴,另外热水可以有效地帮助人体打开毛孔,这样更容易加快散发身体内多于的热量,从而更好的达到解暑的效果。
第三原则:慎进补
夏天消耗多,是不是就应该大肆地进补呢?如果真这样想就错了,夏天可以补,但是切忌大鱼大肉,因为热量高,也很容易造成身体的不适,而应该选择清补,防止上火,同时也应该多吃容易消化的肉食。
适合进补的食材:鸭肉、黄鳝、泥鳅、黄鱼
这里分享一道泥鳅炖豆腐给大家,夏天的时候想吃肉的时候,可以来上一点,味道还是比较不错,而且也比较的滋补。
所需食材:泥鳅、嫩豆腐、姜丝、植物油、盐、鸡粉、香葱
做法:泥鳅清洗干净以后,我们把它放入到油锅中去煎,煎至微微干的时候,取出来,锅中留少许的底油,放入姜丝,接着加入高汤,再把泥鳅放进去炖,炖10分左右,然后把豆腐放进去,加入盐,最后来点鸡粉,撒上葱花,这样一道豆腐炖泥鳅就制作完成了。
注意事项:泥鳅需要把它煎一下,煎的时候,一定要多煎一会,我们制作豆腐汤的时候,可以选择小一点的泥鳅,口感会更好。
进入6月“湿热重”,饮食3原则要懂,少盐、多饮、慎进补,除湿防燥少中暑,顺利度夏。这几个原则做到了,夏天人也更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