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高温热浪与中暑
近期,我国部分地区持续遭受高温热浪的侵袭,局部地区温度持续攀升,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不小的威胁,其中最为直接的影响便是中暑。
中暑,这一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常见的急性热致疾病,其根源在于人体内体温调节机制的紊乱。这种紊乱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或心血管系统出现功能障碍,从而引发一系列症状。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长时间逗留后,人们可能会出现一系列中暑的症状。最初,可能会感到头痛、头晕、口渴,并伴有出汗增多。此时,体温可能保持正常或略有上升。然而,随着核心体温的持续攀升,一旦超过38℃,除了原有的症状外,还会出现面色潮红、汗出如浆、皮肤灼热以及四肢湿冷等体征。若不及时采取措施,中暑症状可能进一步恶化,导致昏迷并伴有四肢抽搐,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多器官功能衰竭。
02预防中暑策略
三要、三不原则预防中暑的关键策略是遵循“三要、三不”原则。首先要补充充足水分。在炎炎夏日,无论是否进行运动,都应确保增加液体摄入。特别是在高温环境下从事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时,建议每小时至少补充2-杯水(约-毫升)。其次,保持清淡饮食并充分休息。在炎热的天气里,我们的饮食应该以清淡为主,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同时减少高油高脂食品的摄入。充分的休息也是预防中暑的关键,要确保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尽量在室内进行活动,避免在室外长时间活动,特别是在高温时段。
活动与饮食建议在炎热的夏季,建议多食用蔬果、避开烈日、注意饮食清淡等以减少中暑风险。应避免饮用含酒精或高糖分的饮料,同时也要谨慎对待冷冻饮料,以防胃部痉挛的不适。尽量避开高温时段外出,特别是中午时分阳光最为猛烈,因此建议尽量避免在此时间段外出。若需外出,则应选择早晨或傍晚时分,这些时段相对较为凉爽。同时,在户外活动或工作时,应合理安排时间,注意在背阴处休息,以防止中暑。
03中暑的应急处理
八字方针应对中暑的应急处理措施应遵循“八字方针”:转移、降温、补水、转送。首先,务必迅速将患者从高温、高湿的环境中转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确保其能够安静休息。接着,协助患者脱去外衣,并用湿毛巾或湿巾仔细擦拭全身皮肤,以促进散热。同时,让患者口服适量的清凉饮用水或电解质饮料,以补充体内水分和电解质。最后,利用风扇和空调等设备降低患者体温,并尽快将其转送至专业医疗机构接受进一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