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中暑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医生解析中暑的科学识别与规范处理
TUhjnbcbe - 2025/7/30 17:12:00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如何治疗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sfxbdf/
作为急诊科医生,每年夏季都会接诊大量中暑患者。中暑并非简单"受热头晕",而是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失衡的急性疾病,若处理不当可能危及生命。本文从医学专业角度,带您科学认识中暑的分级、识别要点及规范处理流程。一、中暑的分级与核心机制(一)病理生理学基础当环境温度超过35℃,或湿度>60%时,人体主要通过出汗蒸发散热。若高温环境持续,或机体产热>散热(如高强度劳作、脱水状态),核心体温会迅速升高(正常<37.5℃),引发蛋白质变性、器官功能损伤。(二)临床分级标准

先兆中暑(体温<38℃):头痛、头晕、口渴、多汗、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及时处理可逆转。

轻度中暑(体温38-40℃):除上述症状外,出现面色潮红/苍白、恶心呕吐、脉搏加快、站立不稳,伴脱水体征(皮肤弹性下降、尿量减少)。

重症中暑(热射病)(体温>40℃):分为经典型(多见于老弱病群体温调节能力差)和劳力型(健康人高强度运动后),表现为意识障碍(嗜睡、抽搐、昏迷)、肌肉酸痛、酱油色尿,死亡率高达20%-50%。

二、快速识别的"三查法"(一)查环境与诱因是否处于高温(>32℃)、高湿(>70%)环境?是否存在连续作业、缺乏通风、衣物不透气等情况?(二)查症状特征

典型三联征:高热(核心体温>38℃)、无汗或冷汗、中枢神经异常(烦躁、淡漠、抽搐)。

危险信号:一旦出现意识改变(如叫不醒、答非所问)、肌肉强直、呼吸急促(>24次/分)、血压下降,立即启动急救!

(三)查高危人群老人(尤其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儿童、肥胖者、孕妇、户外作业者(建筑工人、交警)、服用降压药/抗胆碱药物者,需重点
1
查看完整版本: 医生解析中暑的科学识别与规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