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网络课+佛医堂核心学员
师兄们好!
随着梅雨季过去,高温天很快就要来临了。到了炎热的夏天,最常见的就是中暑了。特别是年老体弱者、病患、孕妇儿童及在户外活动的人群等更容易发生中暑的现象。
中医将中暑分成了阳暑、阴暑、湿暑几大类。但是总的来说,中暑是由于“暑邪从皮毛、孔竅、经络而入,暑热壅滞于里,不能排泄于外”导致的。为了防治方便,又细分了两大原因:外因和内因。
外因
常见的外因有这几个:
1.天气炎热。
2.户外体力活动
这两个没啥好说的,大家都知道。
3.饮食起居失调:
这一条单独说一下,湿暑、阴暑大部分都是由于这个造成的。
喻嘉言医门法律谓:“中暑……因避天日之暑热而反受阴湿风露瓜果生冷所伤”。
就是说,因为避暑,反而因为贪凉中暑了。所以,夏天少喝冰的、凉的东西、少吹空调等,也有这么一层道理在里面。
内因
以虚为主。
李果十书谓:“元气亏乏,不足以御天令亢极,于是受伤而为病”,又谓,“虚则邪入,邪入则病,不虚则天令虽亢,亦无由伤之。”
喻嘉言医门法律谓:“体中多湿之人,最易中暑”。又谓:“虚者,阳之虚也、平素阳气衰微不振,阴寒久已用事,一旦感召盛暑,邪凑其虚,此湿暑病之得自虚寒者也。”
就是说,虽然外面天气炎热,但因为体内元气亏乏,也就是虚,才会让邪气进入体内,导致中暑。这是内因和外因互为因果的。
所以说,自己的内在是才是我们重点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