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专家称,高温环境下,幼儿更容易中暑。这是因为,小宝宝们的的体温调节中枢还没有发育成熟,对周围环境气温变化适应性差,而且汗腺不发达、数量少,体内水分贮存也有限。
如果孩子在日光下暴露的时间长,吸收了大量热量,体温调节中枢不能及时调节温度,又不能通过大量出汗及时排出体内热量,导致体温快速升高,就很有可能导致宝宝中暑。
这些症状,暗示宝宝可能中暑了!
1.皮肤发红、发热,而且干燥。
2.虽然很热,但可能不会流汗。(这是中暑最典型的现象之一)
3.烦躁不安及哭闹,呼吸及脉搏加速;接着会显得倦怠、甚至进入抽搐或昏迷状态。
4.较大的小朋友会有头晕、恶心、失去方向感,昏昏沉沉反应迟钝的现象。
◆家长注意!
如果孩子的肛温超过39甚至40度(不建议量腋温或口温,易低估实际温度),同时合并以上现象时,需高度怀疑中暑的可能性。
宝宝中暑了怎么办?
?马上带孩子到阴凉处,并换上轻便的衣服。
?降温!降温!降温!
解开衣扣,脱掉衣物,散热的同时保证孩子呼吸通畅;
头部太阳穴处,适量涂抹清凉油/风油精;
温水擦拭身体,或温水浴全身;
适当冷敷:用毛巾包裹冰袋,冷敷于头部、颈下、腋窝或腹股沟处(此法用于急救)。
?补充液体,可以喝淡盐水或电解质溶液以补充丢失水分和电解质
急症识别:处理过后,假如孩子仍然出现反复高热、频繁呕吐、意识不清等症状,提示向热射病进展,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医院诊治。
中暑后四忌
1、忌大量食用生冷瓜果
中暑后大多脾胃虚弱,如果大量进食生冷瓜果、寒性食物,会损伤脾胃阳气,使脾胃运动无力,寒湿内滞,严重者则会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
2、忌大量饮水
中暑后应该采取少量、多次饮水的方法,每次不超过毫升为宜,不可一次大量饮水。大量饮水不但会冲淡胃液,进而影响消化功能,还会引起反射排汗亢进,造成体内水分和盐分大量流失,严重者可促使热痉挛的发生。
3、忌吃大量油腻食物
中暑后应该少吃油腻食物,油腻食物会加重胃肠的负担,使大量血液滞留于胃肠道,输送到大脑的血液相对减少,人体会感到疲惫加重,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4、忌单纯进补
中暑后虽有虚症,却不能单纯进补。进补过早的话,会使暑热不易消退,或者是本已逐渐消退的暑热卷土重来,那时就更得不偿失了。
如何预防宝宝中暑
?带宝宝出门时要做好物理防晒、涂好防晒霜,避免太阳直射。
?出门时,尽量保持在树荫、遮阳棚或者婴儿车蓬下。
?避免在上午10点到下午4点这段时间出门。在炎热天气下,切勿将宝宝单独留在车上,即使是片刻也不行。
?阴天时,紫外线强度依然有晴天时的80%,因而依然要做好防晒措施。
?绿豆百合汤、菊花茶等清凉解暑的汤及果汁,已添加辅食的宝宝可以适量饮用。
图片:百度图片;文:医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