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失联的小姑娘终于找到了。身世那么可怜、性格那么阳光爱笑的小女孩,从消息传出以来一直在刷新闻希望能有奇迹发生。哎,揪心的难受。
不忍去指责她父母家人的失职,他们肯定悲伤欲绝,有时候贫穷会让人自顾不暇身不由己,为生活所迫的人都有难言的苦衷。
只是这本是一个可以避免的悲剧,每个小孩成长旅途中其实都危机四伏,有骗人的巫婆、心肠很坏的大灰狼和玫瑰园前的一路荆棘,所谓“监护人”,就是帮他们发现危险,铲除险恶,保护他们的纯净美好。
从人身安全到日常生活里的健康护理,一个都不能放松。
7月12日起正式入伏,又是个40天的加长版三伏天,一年之中最热的一段时间。但小孩对外出玩耍的渴望是不会被高温击退的,有时候觉得他们简直是超人,无论严寒还是暴雨还是酷暑,都能不受任何阻碍地疯狂玩乐......
眼下,面对华丽丽的连续40天高温,既然管不住娃们外出的脚步,那就做好预防中暑的充足准备吧!
01About中暑
我们通常说的中暑其实是炎热导致的热病(Heatillness)的统称。热病有很多种,比较轻度的有热痉挛、热昏厥、热抽筋,比较严重的热病包括热失神、热疲劳、热衰竭、和最严重的会危及生命的热射病(Heatstroke)等。
人们在高温或封闭的热环境环境中从事高强度的工作,都可能发生中暑。温度很高时,如果身体不能很快地、充分地散热,就可能导致中暑。由于身体不能自动降温,体温可很快地升高到危险水平。导致散热减少的疾病也会增加中暑的风险,包括某些皮肤疾病和某些药物导致出汗减少。
中暑可使一些重要器官发生暂时性或永久性的损害,如心脏、肺、肾脏、肝脏和脑。体温越高,特别是超过41℃,产生的损害也越快。甚至可能死亡。
患有某些疾病(比如心、肺、肾、肝功能不全)的老年人,以及婴幼儿是最容易中暑的人群。
02
为什么婴幼儿更容易中暑
婴幼儿更容易中暑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婴幼儿的体温调节系统发育还不完善,相比成人更容易中暑。
2、与成人相比,婴幼儿的单位体重具有更大的体表面积,这意味着当环境温度过高时,儿童更容易从外界吸取热量。
3、运动时,婴幼儿每单位体重要比成人多产生20%~25%的热量。
4、与成人相比,婴幼儿对口渴不那么敏感,往往导致他们没有及时补充水分。
03
中暑症状及应对
A、症状
由于婴幼儿比成人更容易中暑,所以在炎热天气时,家长一定要注意观察孩子有没有出现中暑的症状好及时处理。
发生轻度中暑时,孩子通常会出现头晕、头疼、面色潮红、口渴、大量出汗、全身乏力、心悸、脉搏快速、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
如果中度中暑,患儿通常会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虚弱无力等症状,同时伴有体温升高,皮肤也会因为大量出汗而变得潮湿。
如果发生热射病,患儿会出现极度高热,体温超过41℃,意识模糊、烦躁不安、抽搐发作、昏迷、呼吸和(或)循环衰竭,病情严重可危及生命。
B、应对
针对不同的中暑的程度,紧急处理的方法也不同。
1、如果是轻度的中暑
应尽快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回到房间内或有空调的室内避免高温日晒,同时少穿衣服,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病情向中度发展。儿童会比较常见出现缺少盐分而抽筋的情况,这时候需要给孩子进行按摩。
2、如果发生了中度中暑
除了之前的处理方法外,还需要给孩子凉水降温,如果孩子出现呕吐的症状,需要让孩子侧卧,防止窒息。仔细观察孩子的情况,如果没有好转则需要尽快送医治疗,并通过输液等方法补充水分电解质。
3、如果中暑严重到热射病的程度
一定要马上打急诊叫救护车,同时脱去衣服,用吹风,凉水等方法将体温降到38.5度左右。热射病的死亡率很高,需要家长格外注意。
04
预防法则
虽然婴幼儿更容易发生中暑,但是预防中暑的方法也很简单,家长们也很容易做到:
1、高温时期避免外出,尤其是高温伴有高湿的天气会更容易导致中暑的,每天的中午前后尽量避免出门。
2.及时给补充水分,要注意休息。
3.在户外做好遮阳,戴好遮阳帽,穿宽松舒适浅色的衣服。
4.保持室内的凉爽,开空调或者电扇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
05
绕开!应对中暑的错误方法
民间有一些流传很广的应对中暑的方法其实是错误的,白薯麻麻总结了几个提醒各位家长一定要注意咯:
1、服用藿香正气水
医学上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藿香正气水对缓解中暑有效,相反,服用藿香正气水对婴幼儿是有害的。
藿香正气水含有高达40%~59%的酒精成分,除了可引起儿童酒精中*之外,还会使得排尿增多,加速了身体水分的流失,让原有中暑症状加重。
2、掐人中
掐人中对意识恢复没有任何帮助,反而可能造成局部皮肤损伤,或导致真正正确的救治手段被延误。
3、短时间大量喝白开水
补充液体是治疗中暑的有效方式之一,不过这里指的补液是指含盐的液体,比如口服补液盐或运动饮料。
注意不可以给孩子短时间内喝大量纯净水或者白开水。因为中暑时由于大量出汗,汗液已经带走大量电解质,尤其是钠,这时如果只喝白水,有可能会出现稀释性低钠血症,严重时甚至可能引起脑水肿。
3、吃退热药
退热药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来发挥退热作用,而中暑却是因为物理因素导致的体温过高,所以退热药对中暑无效,反而还增加肝损害、加重凝血障碍的风险,不建议使用。
4、酒精擦浴
酒精擦浴虽然确实可以起到物理降温的效果,但和喝藿香正气水一样,存在酒精中*的风险,因此也不建议做。
BAISHUMOTHERTALKS
白薯麻麻有话说
育儿过程无小事,
从宝宝生下来的第一天起,
周围就埋藏着无数的坑。
本期讨论“预防中暑”,
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帮助到大家。
(本文图片源自网络)
有任何问题,欢迎后台留言和白薯麻麻分享
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