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广医二院”,健康同行!
早早到来的夏季,气温居高不下,天气闷热,人们排汗较多,容易发生中暑。不只是户外工作者,即使长期坐在办公室里的人,也容易中招。
指导专家:
番禺院区中医科郑艳华主治医师
今天
广东重回猛烈阳光+高温
广东气象台10日晚上8点发布的最高气温图
茂名35.8度
中暑分类和处理方法根据症状的轻重,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三者的关系为渐近发展的,一定要在先兆中暑时期及时处理,以免发生危险。?先兆中暑如果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一般没有出现发烧,这很可能就是先兆中暑。
?轻症中暑除出现头晕、口渴外,往往出现发烧现象,体温在38度以上,伴随面色潮红或苍白、大量出汗、皮肤灼热,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
?缓解方法
①当发现自己或其他人有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表现时,应该迅速撤离高温环境,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脱去多余的或者紧身的衣服;喝水或者运动饮料。
②轻症中暑,可取足三里、大椎、曲池、合谷、内关五穴,以单手拇指或双手指顺该穴经络走向,由轻至重在该穴位上掐压和点按穴位,反复进行3分钟,以局部产生酸、麻、痛、胀感为度。
?重症中暑是中暑中情况最严重的一种,如不及时救治将会危及生命。大量出汗及口渴肌肉会突然出现阵发性的痉挛的疼痛是热痉挛之症状;此时要
?缓解方法
①及时喝淡盐水,以便补充体内盐分。
②如果出现血压降低、虚脱等重症中暑症状时,应立即平卧,抬高下肢15~30cm,医院进行救治。
中暑常用的中成药服药期间要注意清淡饮食,不宜同时服用滋补性中成药;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孕妇或正在接受其它治疗的患者,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过敏体质者慎用;小儿、年老体虚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藿香正气:适宜桑拿天“中暑”用
“桑拿天”空气中水汽含量较高,调节体温的汗液蒸发速度变慢,藿香正气类药物可以解暑祛湿,芳香化浊亦可和胃止呕,多用于湿浊过盛引起的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症。但是因烈日暴晒引起的中暑,出现了高烧、咽喉肿痛,并不适合用“藿香正气”。因为藿香正气主要成分为藿香、茯苓、大腹皮、紫苏叶、白芷、橘皮、桔梗、白术、厚朴(姜炙)、法半夏、甘草等,所用药物整体偏温,可能会加重不适症状。
藿香正气类药物分为水、液、丸、软胶囊等剂型,特别要注意的是藿香正气水药效比较峻猛,并含有乙醇辅料的,应避免同时服用头孢类药物,以免发生双硫仑样反应。驾车和高危作业前以及对酒精过敏者或肠胃功能不好的人群,避免使用藿香正气水或改用其他剂型。
★仁丹:对高温“中暑”最有效
仁丹,具有清热清暑开窍的功能,常用于夏令暑热引起的头昏脑胀、胸中满闷、心烦口渴、身热自汗、恶心呕吐、腹痛泄泻或高温闷热所引起的不适和消化呆滞等症。主要成分:陈皮、檀香、砂仁、豆蔻(去果皮)、甘草、木香、丁香、广藿香叶、儿茶、肉桂、薄荷脑、冰片、朱砂。与藿香正气类药物不同,仁丹具有清暑开窍、消暑解热的作用,更适合因暴晒导致的中暑患者服用。仁丹含有的薄荷冰有散热、醒脑的作用,还可缓解中暑后出现的食欲不振、恶心、呕吐。
使用方法:含化或用温开水送服,一般建议服用量是成人每次口含10-20粒,即可缓解症状,但仁丹内含朱砂,久服易致汞中*,婴幼儿慎用。老年人肝肾功能差,大剂量服用会加速肝肾功能衰退。
★十滴水:能治中暑,不能防中暑
十滴水有健胃功效,适用于缓解中暑后出现的头疼、恶心、腹痛、胃肠不适、腹泻、高热神昏等症状。主要成分:由干姜、大*、小茴香、肉桂、辣椒、樟脑、、桉油组成。方中大*清热解暑,降气通腑;薄荷油疏风凉解,祛暑化湿;肉桂、小茴香、干姜、辣椒温中散寒,和胃止吐,缓痛止泻;樟脑通窍辟秽止痛。诸药配伍,共奏健脾散风、清凉解暑之功。
使用方法:口服。一次2—5毫升,儿童酌减。
需要指出的是,有的人会事先喝点十滴水,用于预防中暑,这是没多大作用的。十滴水只在发病时服用,而且多用于病程仅数十分钟或数小时的急症,服药后需用温水漱口,或者口含冰糖。十滴水中含有酒精,应避免同时服用头孢类药物,以免发生双硫仑样反应。驾车和高危作业前以及对酒精过敏者或肠胃功能不好的人群,避免使用。
中暑后的注意事项ㄨ忌大量饮水中暑的人应该采取少量、多次饮水(可以选择淡的盐开水,避免冷冻水)的方法,每次以不超过mL为宜,切忌狂饮不止。大量饮水不但会冲淡胃液,进而影响消化功能,还会引起反射排汗亢进。结果会造成体内的水分和盐分大量流失。
ㄨ忌大量食用生冷瓜果中暑后,人们大多属于脾胃虚弱,如果此时大量吃进生冷瓜果、寒性食物,会损伤脾胃阳气,使脾胃运动无力,寒湿内滞,严重者则会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
ㄨ忌吃大量油腻食物中暑后应该少吃油腻食物,油腻食物会加重胃肠的负担,使大量血液滞留于胃肠道,输送到大脑的血液相对减少,人体就会感到疲惫加重,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ㄨ忌单纯进补中暑后,虽有虚症,但暑气未消,不能单纯进补。如果认为身体虚弱急需进补就大错特错了。盲目进补则会使暑热不易消退,或者是本来已经逐渐消退的暑热会再卷土重来,那时就更得不偿失了。
来源:中医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