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本周真的“立秋”了!!
然而,这周我们等不来凉爽的秋风,
可能还要热晕在这个秋天里!
“云雀”前脚刚走,
高温迅速“补位”重新占领了南平。
今天一睁眼,
又是一个火辣辣的日子!
▲全国高温区域预报(8月6日08时-20时)
祖国大地一片火热
高温高湿“桑拿天”
这也意味着,
南平重新加入了高温群。
高温天要怎么防暑降温?
中暑了该如何急救?
这些防暑降温、中暑急救的技能
你必须get!
为什么会中暑?主要原因:高温
高温环境下,人体的体温调节功能出现障碍,产热大于散热,体内热量蓄积过多,引起循环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紊乱,产生中暑症状。
其他诱因: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精神紧张。
中暑症状有哪些呢?
根据临床表现的轻重,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而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渐进的。
先兆中暑大量出汗、口渴、体温轻度升高;轻症中暑体温38°C、脉快而弱、面色苍白、血压下降\周围循环衰竭;重症重暑晕厥、昏迷、高热、体温41°C、严重者出现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具体表现为↓
1、热痉挛
高温环境,剧烈运动及大汗之后,肌肉会突然出现阵发性的痉挛的疼痛,持续几分钟可缓解,体温正常。
2、热衰竭
高温环境运动大汗之后,出现恶心、头晕、呕吐、肌肉痉挛、疲乏无力,血压降低。体温轻度升高,神志清醒。有恶化为热射病风险。
3、热射病
表现为高热(40°C)和神志障碍,甚至多脏器衰竭,死亡率较高。
中暑现场如何救护
1、脱离高温现场,置患者于阴凉、通风环境,解开衣物,保持安静;
2、降温处理:凉水或冰水湿敷(用冰袋冷敷双侧腋下、颈动脉处及腹股沟区等)、冷水擦拭全身(除胸部),冷水浸浴,降低环境温度;
3、补充水分及电解质:必须在神志清醒时;小量、多次补水;不要单存补充白开水,可补充淡盐水或含盐清凉饮料,还可服用藿香正气水(最好是无酒精型)、十滴水、人丹等;
4、紧急呼救拨打:重症中暑在降温处理后及早启动应急医疗服务体系(EMSS),获得专业急救。
防暑降温小常识
常识一:该如何补充水分
应少量多次,每次毫升为宜。水的成分可以自行补充,可在凉开水中加入少量葡萄糖、食盐等。剧烈运动中或后,不宜大喝冷饮,容易使肠胃血管受到冰冷刺激,引起血管突然收缩,使胃部痉挛,胃疼。
常识二:热茶比冷饮效果好
医学研究表明:防暑降温,热茶比冷饮效果好,而且维持的时间更长。夏日常饮茶,可补充人体钾元素,提高耐热能力,有效地预防中暑的发生。
常识三:保证充足睡眠
夏天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劳。保持充足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有效措施。
常识四:及时补充水分
科学的做法是每日清晨醒来喝一杯温开水(约毫升),一口一口地喝水,一般上午2杯-3杯,下午3杯-4杯,晚上临睡前最好再喝一杯,老年人半夜醒来上厕所后,再喝点水。一般夏日一天补充7杯-8杯水。应少喝饮料。果汁、可乐、雪碧、汽水等饮料中,含有较多的糖精和电解质,喝多了会对胃肠产生不良刺激,影响消化和食欲。因此,夏季应多喝白开水或淡盐(糖)开水。
常识五:避开太阳短波辐射最强烈的时间
太阳短波辐射最强烈的时间是10时-15时左右,应尽量避开这段时间外出,非出去不可,应在皮肤上涂些防晒护肤品,夏季衣着以浅色为好。
常识六:饮食不宜过于清淡
夏天人的活动时间长,出汗多,消耗大,应适当多吃鸡、鸭、瘦肉、鱼类、蛋类等营养食品,以满足人体的代谢需要。
常识七:忌受热后“快速冷却”
炎夏,人们外出或劳动归来,喜欢不是开足电扇,就是立即去洗冷水澡,这样会使全身毛孔快速闭合,体内热量反而难以散发,还会因脑部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使人头晕目眩。
常识八:空调室内外温差不宜太大
使用空调室内外温差不超过5度为宜,空调室内温度不宜到24度以下。
来源:南平市红十字会
猜你喜欢★一团伙网络销售有*减肥食品,卖向全国多个县市
★它曾是默默无名的“山货”,如今成为别人竞相模仿的对象
★明天,这个书香小镇向你发出邀请!不仅好吃好玩还有......
★践行廖俊波精神|当好基层妇联工作的“螺丝钉”
★命是空调给的,病也是!科学吹空调,这九招要牢记
版权声明:欢迎分享!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编辑:张彬倩值班主任:张旭东
投稿邮箱:mbrbw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