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中难熬的日子就要来了!
接下来,就是人们常说的三伏天,
一年中气温最高且潮湿闷热的日子。
接下来的日子越来越热,
全国广大地区即将进入“烤肉模式”。
今年的入伏时间为年7月12日农历丁酉年六月十九星期三
年三伏天时间表:
初伏:
.07.12~.07.21(10天)
中伏:
.07.22~.08.10(20天)
末伏:
.08.11~.08.20(10天)
三伏酷暑,日平均气温都很高,也是中暑的高发期,很多人容易中暑,特别是在高温室外工作的人。因此,掌握中暑相关知识和急救方法很重要,在关键时刻可以帮助自己或他人脱离危险。
中暑的表现先兆中暑:在高温的环境下出现出汗、口渴、头晕、眼花、耳鸣、四肢无力、胸闷、心悸、恶心、注意力不集中、体温正常或略升高<38℃,短时间休息可恢复。
轻度中暑:除以上症状外,具备以下症状:体温在38℃以上;面色潮红,皮肤灼热;早期周围衰竭的表现如:皮肤苍白、多汗、湿冷、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经休息后可恢复正常。
重度中暑:除轻度中暑外常伴有高热、痉挛、晕厥、昏迷。
中暑的处理方法先兆与轻度中暑:
迅速撤离高温环境,将病人安置在阴凉通风或电扇下,最好移至空调室,脱去外衣,平卧体位。冷敷或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温,直至肛温38℃以下。饮用含盐清凉饮料。可服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用清凉油、风油精涂擦太阳穴、合谷等。
严重中暑的急救措施:
将患者移至清凉处;让患者躺下或坐下,并抬高下肢;冷敷或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温,直至肛温38℃以下。让神志清楚的患者喝清凉的饮料,如果患者神志呼吸及吞咽均无困难,可以让他喝盐水(每毫升加盐0.9克),注意不要喝酒或咖啡。如果患者病情无好转,必须立即拨打急医院接受专业治疗,以免贻误病情。
中暑后禁忌过量饮水:
中暑后须大量补充水分和盐分,但过量饮用热水时会更加大汗淋漓,反而造成体内水分和盐分进一步的大量流失,严重时会引起抽风现象。如此便是得不偿失。正确的方法应是少量多次,每次饮水量以不超过毫升为宜。
过量进食:
不能吃油腻劳腥的食物,过多的食用会增加消化系统的负担,使大量血液滞留于胃肠,而输送到大脑的血液便相对减少,营养物质也不能被充分吸收,所以应尽量多吃一些清淡爽口的东西,以适应夏季的消化能力。
偏食辣椒:
夏季阳浮于外、阴液不足,而辛辣燥热的食物只会助热却阳,而且它还使你的美丽肌肤上蹦出几颗不小疙瘩。因而,少吃,当然不吃是更好的。
冷食伤身:
身体干渴的时候,冷饮和瓜果类食物让人爱不释口,很可惜,中暑后这两样东西也不能多吃凉性食品会损伤你的身体。
中暑的预防出行躲避烈日
夏日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10时至15时在烈日下行走,因为这个时间段的阳光最强烈,发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时的10倍。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有条件的最好涂抹防晒霜,还要准备充足的水和饮料。
此外,在炎热的夏季,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仁丹、风油精等一定要备在身边,以防应急之用。
老年人、孕妇、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温季节要尽可能地减少外出活动。
别等口渴了才喝水
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为口渴已表示身体已经缺水了。最理想的是根据气温的高低,每天喝1.5至2升水。出汗较多时可适当补充一些盐水,弥补人体因出汗而失去的盐分。
保持充足睡眠
夏天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劳。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措施。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风扇下,以免患上空调病和热伤风。
三伏天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对氧气和养分的需求量增加;另一方面,由于气压偏低、人体大量排汗,体内水分流失多,使血液黏度上升,血液循环受阻,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据医院急诊室大夫介绍,每年三伏酷暑的时候,都会接诊大量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所以大家要额外注意,伏天几件事情千万不能做:
1、夏季少吃瓜,换吃参预防中暑是大家首先想到的问题。夏季瓜果众多,特别是西瓜,确能解暑,但不可多食,因其性寒,日常可配些红糖姜茶以平衡其寒性。
2、不吃冰饮、不吃雪糕,冷粥祛湿最好!如果怕热,可以喝常温的凉白开,朴素而养身。如果你能坚持一个三伏天不碰冰饮、雪糕,即使不专门去冬病夏治,体内的顽固寒气也能自己好大半,尤其是一到冬天就特别怕冷、手脚冰凉的!
3、吹干头发再睡很多人认为夏天气温高可以不吹干、擦干头发就睡,但实际上这是很不好的习惯!
夏天时人洗澡特别勤,有的人头发湿漉漉的就坐在空调屋里,甚至头发不吹干就睡觉,导致“湿邪”在不知不觉中入侵身体。所以夏天也要把头发擦干再入睡。
4、颈椎、腰身不要对着空调从外面一身汗回来或者在运动后,对着空调使劲吹凉风,湿气会借机顺着张开的汗毛孔进入人体,损伤阳气。
现在冬天很少见到真正着凉感冒的病人,夏天反而比比皆是,就是因为用空调导致汗液挥发不出来淤积体内。
在空调房里穿衣服要过肘过肩,女性不露腰,男性不露颈椎。
5、纳凉熬夜是大忌很多人喜欢熬夜,从中医角度来说,睡眠不足就是脾虚的症状,表明体内湿气过重。
三伏这几天应该要补一个午觉,30~60分钟都可以,过了1个小时的午觉就会影响晚上的睡眠了。
6、别老坐着夏天动一动就出汗,现代人不像以前,爱动久坐会使人供血不足,加重乏力和肌肉酸痛,影响湿气的排除。
夏练三伏,就是告诉我们,夏天不可以完全不动,应该要稍微活动一下。
图文:董博、周晓青
编辑:周晓青
审核:刘*涛、董博、马国勇
推荐阅读1、医院/医院助理全科医生培训招生通知
2、医院(医院)无线(wifi)网络覆盖了
3、我院三例染色体核型被收录到《中国人类染色体异常核型数据库》
4、中国医*管理沙龙会议在医院隆重召开
5、7月6日起,医院/医院可免费做“唐筛”
6、不必再跑一趟!检验结果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