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及放假
安排
尊敬的家长朋友:
您好!
本学期即将结束,全校师生正全力以赴迎接期末考试,力争再创佳绩。尤其是九年级全体同学,即将迎来人生第一次大考——中考。
为了确保我们的孩子安全、有序地参加期末考试,同时方便您及时了解学校工作部署并做好暑假相关安排,根据市教育局文件通知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工作部署,现就本学期期末考试和暑假放假工作安排通告如下,敬请各位家长知悉并做好配合工作。
1考试时间安排
小学部
7月17日结束所有科目考试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2放学及暑假时间安排
3年秋季开学时间
新起点,新辉煌9月1日(星期二)正式开学。
上午9点举行开学典礼,随后正式上课。
4温馨提示
快乐过暑假,安全不放假
暑假期间,孩子利用电脑、手机接触网络的时间倍增,学校对学生的监管力度减弱,各类安全事故易发,为确保学生暑假期间安全,学校恳请各位学生家长在暑期要认真履行监护责任,织牢安全保护网,铺设好孩子们的安全之路,确保孩子们度过一个安全、健康、和谐的暑假,特温馨提示如下:
一、严防感染新型冠状病*。目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请提醒孩子与家人保持健康作息、健康饮食,勤运动、勤开窗、勤洗手、勤消*,减少到空气不流通或人流密集场合活动,不吃野生动物,外出自觉佩戴口罩,积极预防疾病。建议家长假期不带孩子到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和境外(含港澳台),如有发热、咳嗽、呼吸道感染症状,请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二、狠抓“防溺水”安全工作。溺水事故已成为学生意外死亡的“头号杀手”,暑期是溺水事故的多发期,我局要求各校要特别注意加强对学生进行预防溺水安全的教育与管理工作。要反复强调“六不”、“一会”:“六不”是指不准私自下水游泳;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一会”是指学会基本的应急自救、求助、报警方法。教育孩子如果遇到同伴溺水,要智慧救援,不要盲目下水救人或手拉手盲目施救,要立即寻求成人帮助并及时拨打。
三、切实做好网络安全教育。合理规划孩子使用电脑和手机的时间,使用期间最好陪伴在旁;引导孩子依法安全上网,文明健康用网,防止孩子浏览暴力及不健康网站;引导和监督孩子不在网上发布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的言论,不传播评论*治谣言,不利用网络进行煽动闹事,不在网上宣传淫秽、色情、迷信、暴力的内容;教育孩子不发送不健康短(彩)信,不在网站社区、论坛、新闻跟帖、聊天室、博客等中发表、转载违法、庸俗、格调低下的言论、图片、音视频信息。
四、加强交通安全教育。教育孩子严格遵守交通法规,不闯红灯,不违章骑车,不跨越隔离栏,不在公路上追逐打闹。严禁驾驶摩托车,以及乘坐无牌、无证车辆和超载车辆,做到文明出行,安全乘车;过马路,走斑马线,并注意观察红绿灯、来往车辆,防止各种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
五、加强食品卫生安全教育。教育孩子要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关心孩子的饮食起居,不暴饮暴食、不抽烟、不喝酒,不采购“三无”食品,尽量少吃高盐、高糖及高脂食品及含糖量高的碳酸饮料,不吃不洁食品,食物要煮熟煮透,预防食物中*事件发生。
六、加强防电、防火、防台风等安全教育。我区近期连续暴雨,夏季台风频繁,家长要教育孩子注意防雷雨大风、防台风,极端天气尽量避免出行,外出活动要注意洪水、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教育孩子正确使用家用电器,形成良好的使用习惯,杜绝火灾、触电、煤气泄漏或因空气不流通而造成一氧化碳中*事件等事故发生。
七、引导和帮助孩子保持健康的心理。家长要加强与孩子交流,多陪伴,增进亲子情感,建立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鼓励孩子积极面对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给孩子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遇事意见不统一时,要保持冷静和理性,耐心沟通,协调解决办法。密切
八、加强社会活动安全教育。家长要教育孩子自觉遵守社会公德,遵纪守法,不参与“*、*、*”和封建迷信活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带动并鼓励孩子多参加社会、社区公益活动和集体活动,减少因学生脱管而产生的危险隐患,丰富学生的假期生活。
九、弘扬正气,积极举报黑恶势力违法犯罪行为。请广大家长行动起来,多和孩子沟通,若发现校园贷、涉恶收债及校园非法传销行为等恶性现象,要积极通过有效途径举报。
家长朋友们,生命无价,安全第一,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孩子的安全关系到千万家庭的幸福和孩子的前程。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安全、文明、健康、向上的成长环境。
祝您工作顺利、阖家幸福!
假期值班-
1
1
1
在炎炎盛夏中,我们结束了一个学期的在校学习生活,大家期盼已久的暑假马上就要开始啦!同学们听到这个消息,一定非常高兴,也许在心中已构思好假日活动了,但是在高兴的时候,我们时刻要牢记“安全”这两个字,绷紧“安全”这根弦,时刻不忘安全先行。为了确保同学们能过一个安全、健康、有益、愉快的假期,现给大家准备了一份安全攻略,包含用电、用火、饮食、交通、游泳、上网等方面,再次提醒:暑假安全千万要重视。下面这个视频就涵盖了暑期可能会出现的各种安全隐患。一起来看~一、用电安全
1.要在家长的指导下逐步学会使用家用电器。2.不要乱动、乱接电线、灯头、插座等。3.不要在标有“高压危险”的地方玩耍。二、用火安全
1.不玩火,不携带火种,发现火灾不得逞能上前灭火,要及时报告大人或报警。2.家长不在家时,不使用煤气、液化气灶具等。3.燃放烟花爆竹时一定要注意安全,最好做到不放或在家长的指导下燃放。三、饮食安全
1.自觉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勤洗手,防止传染病的发生。2.购买有包装的食品时,要看清商标、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三无”食品、过期食品一定不要购买食用。3.生吃瓜果要注意洗干净后才可食用,不吃腐烂、变质的瓜果。严禁吸烟、喝酒。4.不暴饮暴食,防止消化不良。四、交通安全
1.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在马路上跑闹、玩耍。2.横穿马路要走斑马线、人行天桥等,不得随意横穿。3.不得在马路中央骑自行车。4.遵守公共秩序,排队等车,车未停稳不得靠近车辆,上下车时不拥挤。5.文明乘车,乘车时要系好安全带或抓牢扶手。五、游泳安全
1.不私自下水游泳。2.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3.不在无家长或其他大人带领的情况下游泳。4.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5.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6.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六、上网安全
1.上网时不把个人和家庭信息告诉他人。2.保护自己的密码口令安全,不告诉他人。3.聊天交友要谨慎,不与网友见面。4.上网要有节制,文明健康上网。出现下列安全事件,怎么办?
一、中暑了,怎么办?
专家指出,按病情的程度和表现特点,中暑一般可分为三类。一是先兆中暑:表现为口渴、头晕、耳鸣、胸闷、心悸、四肢无力等症状。出汗但不多,体温可略有升高,发热可能在37.5℃左右。这个时候要及时离开高热环境,经短时间休息后症状即可消失。二是轻症中暑:既有先兆中暑症状,同时又表现为面色发红、皮肤灼热等现象,并伴有恶心、呕吐、大量出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等症状。发热往往达38.5℃。这个时候,首先要做的是迅速撤离引起中暑的高温环境,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并多饮用一些含盐分的清凉饮料。还可以在额部、颞部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或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药。如果出现血压降低、虚脱时应立即平卧,医院静脉滴注盐水。三是重度中暑:大多数情况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昏迷。此前常有头痛、麻木与刺痛、眩晕、烦躁或精神错乱、肢体抽搐等,皮肤灼热而绯红,体温常在40℃以上。这个时候,请迅速撤离高温环境,医院救治。二、溺水了,怎么办?
如何施救?在加强预防的同时,家长及监护人也要掌握相关的急救知识和技能。意外发生后,救人刻不容缓,以下6点要知道!儿童溺水后的正确施救方法:1、迅速救上岸最好从背部将落水者头部托起,或从上面拉起其胸部,使其面部露出水面,然后将其拖上岸。2、清除口鼻堵塞物让溺水者头朝下,撬开其牙齿,用手指清除口腔和鼻腔内杂物。3、倒出呼吸道内积水救人者半跪,顶住溺水者的腹部,让溺水者头朝下,拍背。4、人工呼吸对呼吸及心跳微弱或心跳刚刚停止的溺水者,迅速进行人工呼吸,同时做胸外心脏按压。5、吸氧现场有医疗条件,可对溺水者注射强心药物及吸氧。条件不足的,用手按压或针刺溺水者的人中等穴位。6、脱下外套如果溺水者身上穿着外套,要尽早脱下,湿漉漉的外套会带走身体热能,产生低温伤害。三、打雷了,怎么办?
雷电会造成哪些伤害?雷电对人体的伤害,有电流的直接作用和超压或动力作用,以及高温作用。当人遭受雷电击的一瞬间,电流迅速通过人体,重者可导致心跳、呼吸停止,脑组织缺氧而死亡。另外,雷击时产生的火花,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皮肤烧灼伤。雷雨天在室内做好哪些预防措施?1、关好门窗,防止球形雷蹿入室内造成危害。2、不要看电视、上网,应拔掉电话线、电视天线以及音响、空调机等一切可能将雷击引入室内的电源插头。3、打雷时,不要靠在墙壁边、门窗边、阳台,坐在房间正中央最为安全,但不要停留在电灯正下方,以免在打雷时产生感应电而发生意外。4、不要靠近室内金属设备,如暖气管道、自来水管、钢柱等,以防雷电电流经它们蹿入人体。因为避雷针只能保护建筑物,对从电线、电话线、金属管线等侵入的雷电无能为力。5、不要穿湿的衣服和拖鞋。6、尽量不要接听和拨打手机,固定电话也应避免在雷击时使用。如果是在有避雷针的建筑物内,有电磁屏蔽,可以在室内使用无绳电话或手机。7、雷雨天气时不要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或者其他淋浴设备洗澡。因为雷电有可能会沿着水流袭来。及时关掉煤气,并时刻注意煤气是否泄漏。四、面对蚊虫和病*,怎么办?
夏季是一些传染病的高发阶段,由于蚊虫过多也增加了传染渠道。从手足口、诺如到寨卡……这些都会影响孩子们的健康。不过,每种传染病都有它的特点和传播途径,掌握好方法也可以有效预防!1、蚊子可传播哪些传染病?蚊子可传播疟疾、乙脑、*热病、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寨卡病*病等多种疾病,其中寨卡病*病主要是由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2、如何使用驱蚊剂?将驱蚊剂喷、涂抹在头部、四肢等裸露皮肤处,特别是耳后、颈部等部位,要避免药物进入眼睛和嘴里。一般室外环境间隔2-4个小时涂抹一次驱蚊剂。3、蚊虫叮咬后如何处理?一般蚊虫叮咬的处理主要是止痒,可外涂清凉油、风油精等止痒、抗炎。如果发生局部肿胀、感染,及发热、皮疹等症状,医院就诊。4、外出旅行如何避免蚊虫叮咬?外出旅行特别是有寨卡病*病、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和*热病流行的地区旅行,应避免蚊虫叮咬而感染。要穿浅颜色的长袖衣裳和长裤,裸露皮肤涂抹驱蚊剂,特别是耳后、颈部等部位;有条件可穿戴应用菊酯类杀虫剂处理过(如浸泡)的长袖衣裳、长裤和袜子,可更有效保护。当然,当下新冠肺炎疫情还在国外持续流行,我国虽然偶有散发,但还需要多加防护。以上就是整理的暑期安全注意事项,特别是外出游玩和游泳时,家长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安全,此外,也尽量不要让年龄较小的孩子一个人待在家。暑期安全我们必须重视,对此每个老师和家长都有责任,让我们一起为孩子们的暑期保驾护航!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