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中暑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630医家有嘢讲溺水和中暑的救治曹
TUhjnbcbe - 2021/2/20 18:10:00

?年7月1日(周三)

佛山电台顺德《医家有嘢讲》

节目主持:碧云

主题:溺水的急救

嘉宾:医院急诊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曹文伟

点击页尾“阅读原文”可听本期节目节目文案(曹文伟医生供稿)

一、溺水发生的原因?怎样防止溺水?

溺水发生的原因主要是意外、自杀。意外包括交通意外、自然灾害等,比如说十几年前,一部中巴车从容奇桥冲进河里,造成重大事故。前几年深圳洪水爆发时一女司机在车被淹。现在又快到学校放暑假的时间了,每年这个时间都是溺水发生的高发期。昨天我还收到区市监局的短信风险提示,我给大家读一读:游泳者请不要到无经营许可证、无救生员、无救生器材、光线昏暗或人多拥挤的游泳场所游泳,陪泳的家长请务必看好孩子。在这里我还要加一句,请遵守游泳场的规定,不要做一些未经训练的危险动作,比如头朝下跳水,因为在一个正规的游泳场里就曾经发生过一小孩头朝下跳水,因头部撞击泳池地板,头部撞击后,产生短暂昏迷而窒息死亡的病例。所以说遵守各种安全规范,了解更多突发事件的安全知识,才是最主要的预防溺水发生的措施。而溺水一旦发生,即使能抢救回来,也会导致一些并发症,如吸入性肺炎、继发感染、各个系统、器官的衰竭等。至于说自杀者,我只能呼吁尊重生命、因为生命是无价的。

二、溺水发生后的危急性?

溺水发生后致死的原因:窒息

1、大量水、藻草类、泥沙进入口鼻、气管和肺,阻塞呼吸道,而引起窒息。

2、惊恐、寒冷使喉头痉挛,呼吸道梗阻而窒息。

窒息发生后很快呼吸停止,进而心跳停止。心跳停跳10秒----意识消失30秒----阿斯综合症发作3分钟---开始脑水肿8分钟---脑死亡。心肺复苏的“*金”8分钟

三、溺水的类型

海水为高渗(含3.5%氯化钠),因渗透压的作用,造成严重肺水肿,导致心力衰竭而死亡。淡水淹溺,大量水分入血,血被稀释,出现溶血→血钾升高导致心室颤动→心跳停止。

四、溺水的现场救护。发现有人溺水启动EMS

一)水中救护:从后面靠近落水者,双手托住落水者的头部,两人均采用仰泳。有条件可采用漂浮脊柱板。强调量力而行。

二、岸上救护

1、将病人头偏向一侧,清除口、鼻内的污泥、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检查呼吸、脉搏。

2、牙关紧闭者,按捏两侧面颊,用力启开

3、控水:

1)头置于侧位时口腔中的水即能流出;

2)救护人立即处半跪姿势,将溺水者的腹部放在大腿上,使头部下垂,空心掌拍其背部。(伏膝倒水法)

3)将溺水者抬出水面后,将其腿部抱起,将其腹部放在急救者的肩部,快速奔跑

4)肩背倒立倒水法。

不要过分强调控水。吸入肺中的水不易压出,而进入胃部的水,却与呼吸无关。

4、如呼吸、心跳骤停,立即心肺复苏

5、不要轻易放弃抢救,特别是低温情况下应延长抢救时间,直到专业医务人员到达现场。

6、现场救护有效,病人恢复心跳、呼吸,可用干毛巾擦遍全身,自四肢、躯干向心脏方向摩擦,以促进血液循环。切不医院送而延误宝贵的抢救时机。

五、怎样进行心肺复苏

定义:针对骤停的心跳和呼吸采取的“救命技术”。公众学习的心肺复苏,即是基础生命支持。

目的:挽救生命

紧迫性:心跳呼吸停止后,大脑缺血缺氧4-6分钟,脑组织发生损伤。有资料显示,心跳呼吸停止4分钟后,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成功率为50%,时间每拖长1分钟,成功率减少50%。

意义:不仅要使心肺的功能得以恢复,更重要的是恢复大脑功能,避免和减少“植物状态”、“植物人”的发生

?  1、判断2、呼救3、人工心脏按压4、开放气道5、人工呼吸

?  30次胸部按压(…25、26、27、28、29、30)

?  按压幅度5cm以上

?  按压频率:次以上

?  按压:放松时间比=1:1

?  保证按压后胸廓加弹

?  按压中断尽量在10秒内

?  人工呼吸/次1-1.5秒

?  地板或硬板

六、怎样启动EMS

1、救护启动以打电话最常见。

?  2、呼救

?  A:语言精炼、准确、清楚。

?  B:伤病员目前的情况及严重程度。

?  C:伤病员人数,需要何类急救。

?  D:伤病员所在的准确位置。

?  E:现场已采取的救护措施。

?  注意:不要先挂电话

七、心肺复苏有效表现

?  面色、口唇由苍白、青紫变红润。

?  恢复可探知的脉搏搏动,自主呼吸。

?  瞳孔由大变小,对光反射恢复。

意识恢复

八、心肺复苏的终止条件

?  患者的自主呼吸及脉搏恢复。

?  有他人或专业急救人员到场接替。

?  有医生到场确定伤病员死亡。

救护员精疲力尽不能继续进行心肺复苏

九、中暑的定义

?  在高温作业环境下,由于身体调节体温的能力不能适应,体内产生的热能不能适当地向外散发,积聚而产生高热。

?  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

十、中暑的分级

?  中暑先兆、轻症中暑重症中暑

1.热射病

2.热痉挛

3.热衰竭

十一、中暑的临床表现

?  中暑先兆(观察对象)是指在高温作业场所劳动一定时间后,出现头昏、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

轻症中暑除中暑先兆的症状加重外,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脉搏快速等表现,体温升高至38.5℃以上

1、热射病(包括日射病)亦称中暑性高热,其特点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体温高达40℃以上,疾病早期大量出汗,继之“无汗”,可伴有皮肤干热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

2、热痉挛主要表现为明显的肌痉挛,伴有收缩痛。好发于活动较多的四肢肌肉及腹肌等,尤以腓肠肌为著。常呈对称性。时而发作,时而缓解。患者意识清,体温一般正常。

3、热衰竭起病迅速,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昏、头痛、多汗、口渴、恶心、呕吐,继而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心律紊乱、轻度脱水,体温稍高或正常

十二、中暑的治疗

?  中暑先兆:暂时脱离高温现场,并予以密切观察。

?  轻症中暑:迅速脱离高温现场,到通风阴凉处休息;给予含盐清凉饮料及对症处理。

?  重症中暑:迅速予以物理降温和(或)药物降温;纠正水与电解质紊乱,对症治疗。

十三、中暑的预防

1.穿着质地轻薄、宽松和浅色的衣物。

2.尽量在室内活动。如条件允许,应开启空调。如家中未安装空调,则可以借助商场或图书馆等公共场所避暑。使用电扇虽能暂时缓解热感,然而一旦气温升高到32.2摄氏度(90华氏度)以上,电扇则无助于减少中暑等高温相关疾病的发生。洗冷水澡或者打开空调对人体降温更加有效。

外出时,应涂擦防晒值SPF15及以上的UVA/UVB防晒剂,戴上宽檐帽和墨镜,或使用遮阳伞。

4.出行应尽量避开正午前后时段,户外活动应尽量选择在阴凉处进行。

5.高温时应减少户外锻炼。如必须进行户外锻炼,则应每小时饮用2-4杯非酒精性冷饮料。运动型饮料可以帮助补充因汗流失的盐分和矿物质。

6.如高温时驾车出行,离开停车场时切勿将儿童和宠物留在车内。

7.虽然各种人群均可受到高温中暑影响,但婴幼儿、65岁以上的老年人、患有精神疾病、以及心脏病和高血压等慢性病的人群更易发生危险,应格外予以

1
查看完整版本: 630医家有嘢讲溺水和中暑的救治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