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4名网友相约爬凤凰山,因不熟悉地形迷路。其中一人中暑,情况危急。珠海应急志愿者服务支队接求救信息后,争分夺秒,救援专家通过电话指导登山者自救互救,最终使中暑病人化险为夷。
这4名游客年龄在30岁左右,18日上午进山,中午时分在林间迷路。其中一名体态微胖的男子不敌暑热,出现了中暑的症状。同行队友没有太多登山经验,也毫无救助中暑状况的技能,见他体力不支,一开始没当回事儿。见林间有山水,几人还一起用冷水冲头、洗脸消暑、解乏。没想到,不一会儿,体力较差的这名队员就支撑不住了,不仅走不动,还突然失去语言能力,几乎进入无意识状态。
这可把大家吓坏了,一名队员立即拨打应急部门救援电话,并与珠海应急志愿者服务支队取得联系。"从接险情到抵达现场,开车也要一个多小时,赶到再救助时间肯定来不及,不如远程指导游客自救互救。"支队红十字野外救援中队中队长梁海峰说。他用手机和遇险游客对话,指导他们立即将病患转移至阴凉树下,脚高头低,保证其头部供血,并用湿毛巾擦拭颈侧、腋下、腘窝等大血管丰富处,帮助其降温。与此同时,多名应急志愿者赶往事发林地,同步展开施救。
梁海峰告诉记者,询问后发现,病患确实是中暑,而且在发作时用冷水冲洗过头,这样会导致头部血管突然收缩,进一步加剧头部缺血,后果也较严重。经过近一个小时的指导,当天14时36分,迷路人员发来消息称,中暑者经处理后,情况好转,能自行下山了。为了避免中暑者二次中暑或体力不支摔倒,应急队员继续搜索,最后在凤凰山杨寮水库西侧找到这四人。15时52分,几人被顺利带出山。历时近2个小时,援救行动完满结束。
连日来,受西南暖湿气流影响,珠海持续出现30摄氏度以上炎热天气,山林潮湿、闷热,给登山人士安全出行带来了威胁。以上险情,也是珠海市应急救援机构近期发现的首宗登山者中暑事件,珠海市应急管理局19日发布出行避暑指引,提醒市民正确防暑降温,减少意外伤害。
中暑急救细则包括:
1.转移
迅速将患者转移到通风、阴凉、干爽的地方,使其平卧并解开衣扣,松开或脱去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衣服。
2.降温
患者头部可捂上冷毛巾,可用冷水进行全身擦浴,然后用扇子或电扇吹风,加速散热。有条件的也可以用降温毯给予降温。但不要快速降低患者体温,当体温降至38摄氏度以下时,要停止一切冷敷等强降温措施。
3.补水
患者仍有意识时,可给一些清凉饮料,在补充水分时,可加入少量盐或小苏打。但千万不可急于补充大量水分,否则,会引起呕吐、腹痛、恶心等症状。
4.促醒
病人若已失去知觉,可适当刺激,使其苏醒。若呼吸停止,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
5.转送
对于重症中暑病人,必须立即送医诊治。搬运病人时,应用担架运送,不可使患者步行。同时,运送途中要积极进行物理降温,以保护大脑、心脏等重要脏器。
特别提醒市民,不要急忙使用山泉、溪水冲淋、浸洗头脸部,以免骤然刺激后,加重病情,耽误救治。
文字:苏振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