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宝宝各个系统和脏器发育还不完善,体温调节能力比较差,皮下脂肪丰富,尤其是在新生儿体内,具有保温作用的棕色脂肪含量较高,不利散热,因此宝宝比成人更容易中暑。
宝宝中暑是怎么回事?
中暑就是人体因过度炎热而发生的一种可能致命的情况。通常而言,当身体的冷却功能失灵时,人体的温度就会上升。婴幼儿特别容易中暑。在非常炎热的天气里,当宝宝在户外待的时间过长时,就很可能中暑,尤其是在脱水或穿得过多的情况下。如果宝宝在温度很高的汽车里或者被留在停着的汽车里(这是你绝对应该避免的情况),也有中暑的危险。事实上,宝宝在汽车里待几分钟就有可能中暑,因为车里的温度会迅速上升,远远高于车外的温度。)
如何让婴幼儿平安度过这个夏季呢?
中暑判断及分类
先兆中暑:高温环境中,大量出汗、口渴、头昏、耳鸣、胸闷、心悸、恶心、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体温不超过37.5℃,脱离高温环境,稍事休息,即可恢复。
轻度中暑:具有先兆中暑的症状,同时体温在38℃以上,并伴有面色潮红、皮肤灼热、胸闷等现象,或者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四肢皮肤湿冷、多汗、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如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3~4小时可恢复正常。
重度中暑:除具有轻度中暑症状外,伴有高热、痉挛、晕厥和昏迷。体温在40℃医院急救。
中暑的紧急处理方法:
立即脱离高温环境。宝宝中暑了,应立即脱离高温的环境,将他们转移至走廊、树荫下、空调房等通风、阴凉的地方,让他们好好休息,不过要注意的是,降温方式要温和,避免骤降。如不应将中暑的宝宝立刻抱进温度过低的空调房,而是给宝宝吹风扇,或者温度还适宜的空调间内。物理降温。宝宝中暑了,让他们别再打闹或到处乱跑,而是让他们平躺仰卧,并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并立即解开他们衣扣,脱去或松开衣服。同时,家长给宝宝做物理降温,可以通过用湿毛巾擦拭宝宝的全身给他们降温,也可以通过冷帕子敷宝宝的额头给他们降温。药物祛暑。宝宝中暑了,家长可以给他们口服仁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药物,还可以在他们的额部、颞部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药物。但是家长不要擅自给他们吃退热药,或者抗生素等药物。刮痧。刮痧是中医特色疗法之一,当宝宝中暑了,可以给他们尝试刮痧。刮痧疗法指用光滑的硬物器具或者手指、金属针具等,在人体表面特定部位反复进行刮、挤、揪、捏、刺等物理刺激,造成皮肤表面瘀血点、瘀血斑或点状出血,通过刺激体表脉络,改善人体气血流通状态,从而达到活血祛瘀、调整阴阳、舒筋通络、清热消肿、扶正祛邪的作用。不过,家长不懂刮痧疗法,别胡乱尝试,避免伤及孩子。
整个处理过程同时我们还要注意:
口腔护理:清洁口腔,以防感染与溃疡。
皮肤护理:高热大汗者应及时更换衣裤及被褥,注意皮肤清洁卫生。
饮食护理:以半流质为主,加强多种营养,保证生理需求。
宝宝中暑后饮食四禁忌
1)忌大量饮水很多人认为宝宝中暑后应该多喝水,但是正常的做法是应该采取少量、多次饮水的方法,每次以不超过毫升为宜。切忌狂饮不止。因为,大量饮水不但会冲淡胃液,进而影响消化功能,还会引起反射排汗亢进。结果会造成体内的水分和盐分大量流失,严重者可以促使热痉挛的发生。2)忌大量食用生冷瓜果宝宝中暑后往往想吃一些冰镇的西瓜水果或者冷饮,但是中暑的人大多属于脾胃虚弱,如果大量吃进生冷瓜果、寒性食物,会损伤脾胃阳气,使脾胃运动无力,寒湿内滞,严重者则会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3)忌吃大量油腻食物中暑后应该少吃油腻食物,以适应夏季胃肠的消化功能。如果吃了大量的油腻食物会加重胃肠的负担,使大量血液滞留于胃肠道,输送到大脑的血液相对减少,人体就会感到疲惫加重,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4)忌单纯进补宝宝中暑后,暑气未消,虽有虚症,却不能单纯进补。如果认为身体虚弱急需进补就大错特错了。因为进补过早的话,则会使暑热不易消退,或者是本来已经逐渐消退的暑热会再卷土重来,那时就更得不偿失了。
怎样防止宝宝中暑?
记住,宝宝很容易就会过热,尤其是当宝宝还没有习惯炎热天气的时候(比如初夏)。所以你应该给宝宝穿轻薄宽松的衣服。带宝宝到户外玩耍的时候,尽量让宝宝待在阴凉处,开车带宝宝外出时,要时时查看宝宝的情况,保证宝宝凉爽舒适。在炎热的天气里,让宝宝多喝水。在极其炎热的天气里,尽量不要让宝宝到户外去,以免中暑。出行时间选择上午十点之前,下午四点之后,相对比较安全,同时要配备遮阳用品——遮阳伞、草帽,选择有树阴遮挡的阴凉路段走,不要给宝宝穿得过多、过厚,尤其是那些透气性差的化纤类衣服,也不能穿得过薄、过少,而让宝宝的肌肤过多裸露在阳光下。
更多育儿知识
带娃神器
点击阅读原文轻松获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