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主旋律电影中历史事件的真实出入
——《建*大业》
级戏剧影视文学杜佳睿
近年来,主旋律电影成为了当下最大的热点,随着《战狼2》,《湄公河行动》等电影的播出,主旋律电影逐渐开辟出新的道路,邓小平同志说“一切宣传真善美的都是主旋律电影”。主旋律电影其实就是指在*府部门的指导下,以弘扬国家主流意识为目的,选材多,以革命题材和历史题材为主,能够与普通观众生活贴近的现实主义题材,弘扬主流价值观,讴歌人性人生的影片。
主旋律电影的诞生期是在年~年期间。中国电影市场涌现出近部主旋律作品。这一时期的作品,它主要是反映真实历史事件,将时代精神融入革命历史题材之中。在到了20世纪90年代,是主旋律电影的发展时期。在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下,电影作为一个文化娱乐产业也得到了飞速的进步,电影类型开始迅速扩张。与此同时,以好莱坞电影代表的海外电影大量涌入中国市场,其电影的表现手法和观影体验等方面。让中国观众大开眼界,因此叙事手法单一,平淡人物形象千篇一律的主旋律电影已经不被人们所喜爱。于是中国的电影创作团队开始寻求改变。创作者试图将商业元素融入进主旋律电影中去。在剧情设置,人物形象,叙事结构,技术和画面,运用演员等方面进行革新,使得影片逐渐将主流价值观与电影艺术融合再造。进入21世纪后,主旋律电影便达到了他的成熟时期。在电影市场上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随后,“建国三部曲”稳固奠定了主旋律电影在中国电影市场的地位。
《建*大业》作为“建国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是由香港的著名导演刘伟强执导拍摄,为了更好的重现历史和塑造人物,拍摄前,他查阅了厚度将近一米的相关历史资料并走遍了当时战役发生地和伟人故居。作为建*九十周年的贺礼,这部电影是对死去英雄的祭奠,是对现实安稳的祷告。
真实历史事件与影片中的差别
当时的历史背景就是国民大革命失败,蒋介石,汪精卫两大集团先后被帝国主义势力和地主阶级、买办资产阶级拉进了反革命堡垒中。年,蒋介石制造了中山舰事件,打击共产*和工农的力量。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共*变,以“清*”为名,在东南各省大规模捕杀共产*和革命群众。年,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并在其辖区内对共产*员和革命群众实行搜捕和屠杀。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四一二”反革命*变和“七一五”反革命*变成为大革命失败的标志。年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同年9月9日,秋收起义爆发,起义*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的旗帜。秋收起义失败后,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同年12月,张太雷和叶挺,叶剑英等领导了广州起义,但最终以失败告终。七八会议之后就进入了土地革命时期。
《建*大业》最初的剧本内容繁杂,故事线长,刘伟强和监制*建新及编剧进行了浓缩,最后电影呈现出来的主要四个历史事件:上海四一二反革命*变、南昌起义、三河坝战役、井冈山会师。这四个事件选择精准,人民*队建立的背景,如何打响第一枪,起义后如何保持实力,中国工农红*诞生……是名副其实的“建*大业”。四大事件详略得当,各有侧重,情节紧凑,其中重中之重是南昌起义,三河坝战役是高潮部分。刘伟强导演在拍摄过程中,将古惑仔的热血与主旋律电影结合,这是一种新的大胆的尝试,相较于之前的主旋律电影有了一个新的突破。这些年轻的革命伟人,是有信仰的热血青年,导演确实拍出了他们满腔热血的拼搏精神。欧豪饰演的叶挺意气风发,虽然在镜头中的他表演太过用力,但战役中的战火连天不乏激起观众们的热血。刘昊然饰演的粟裕,在南昌起义中英勇杀敌,少年武将英姿勃发。*志忠饰演的朱德,在三河坝战壕上那句慷慨激昂的台词“当勇士,不要当烈士,活着回来。”战士们一个个主动留下来,临行前的拥抱都让观众潸然泪下。井冈山会师后毛泽东同志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革命取得成功后,战士们欢呼雀跃的场景也让观众久久不能忘怀。正是这些革命勇士用宝贵生命拼死守卫自己的信仰和国家,才换来如今和平年代的幸福生活。这样讴歌人性、弘扬主流价值观的影片让观众们都为之动容,热血沸腾。
影片中的细节化处理
《建*大业》故事情节涉及上海杜公馆,湖北武汉都府邸,南昌牛行火车站等60多个场景,丰富的镜头,多变的场景和用心设计的灯光,都令电影为之惊艳。但仍有许多细节之处与史实不符。
1.影片开头学生和工人上街游行被反动*阀扫射,有一张泡在污水里的游行标语是特写镜头,标语是用叶根友毛笔行书字体打印的,与历史常识不符。2.*阀部队在对游行群众用马克沁重机枪扫射时,用了现代机枪常用的金属弹链。3.蒋介石发动的四一二*变,由停泊在*浦江上的炮舰开炮为信号,炸毁商务印书馆俱乐部。历史世界中真实事件,*变信号是由*舰发出,以升起旗帜为信号,史实的上海商务印书馆是在一二八淞沪抗战时被日本炸毁的。4.片中,张作霖抓住李大钊发电报,请示蒋介石如何处置李大钊。当时张作霖是北洋*阀里的奉系首脑,是北伐的对象,虽然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变和共产*决裂,但和张作霖仍然处于敌对状态。真实事件是,李大钊被捕后,各界进步人士千方百计进行营救,面对来自社会各界的舆论和强大的压力,张作霖一度动摇迟疑,此时,蒋介石亲自出面,推波助澜,给张作霖发来密电,要求处死李大钊。5.周恩来在江西九江召开会议,在会场外站岗的两人,林彪为连长,粟裕为班长,*衔不同的两人无法一起站岗。6.八七会议上,毛泽东和邓小平第一次见面,邓小平坐在毛泽东旁边教毛泽东使用外国餐具。历史上的八七会议是在白色恐怖的紧张气氛下秘密召开的。电影里围成一桌吃西餐,属于艺术加工。7.南昌起义前夕,张国焘从九江赶到南昌组织起义,贺龙将枪顶于张国焘的头部,谭平山公开提出除掉张国焘,这一段镜头处理有了导演曾经拍过《无间道》的视觉感。史实中没有人拿枪抵着张国焘的头部,当时谭平山确实有暗杀张国焘的想法,但在会后立即就被周恩来阻止。8.赵福生在影片中被人用一条银元收买,*埔毕业的赵福生,家里是地主,不存在缺钱的情况,不会被钱收买。他自己投身北伐浴血奋战,家父作为地主阶级被打倒,所以心生怨恨,背叛贺龙。9.8月份的南昌是中国最出名的大火炉之一,片中的*人和市民都整装待发,在炎热的天气下,会发生中暑的情况,当时的染料技术落后,人一旦大量出汗,反复清洗之后便会掉色。但片中演员的蓝色*装深浅一致,这一块细节处理,就不是为真实而处理,而是选择艺术化对待。10.在三河坝战役中,钱大*的炮火覆盖,场面极为壮观,若当时的炮火真如此密集,朱德早就溃不成*。11.影片中的人物发型设计的并不符合战时历史形象,一个真正在战场上进行行*打仗的人,不会在意自己的外貌打扮,只有一心杀敌。
感想总结
自古以来,不论是战争还是革命,都是离别的背影,孩子的啼哭以及无数个小家庭的牺牲。而这些中华民族的勇士们,愿意冲到战场前线的伟人们,正是有这些人的大义,才成就了现在的中华,换来今日之盛世安康。记得影片中曾有这样一段对话。“什么是幸存者?”“幸存者就是你把死的人的生命活出来,只有这样他们才没有白死。他们的牺牲才算值得。”在今时今日这泱泱大国中何人不为幸存者,正是我们的祖辈抛热血洒头颅,才有了当今的中华,我们肩负着那些为我们牺牲的先烈们的希望,我们要珍爱和平要连着他们的那份活的幸福,并且告诉他们正因有你们的存在,中国已经崛起,不再受人欺辱,而我们这些后辈,会带着先烈们的那份劲,将这盛世变得更美好!
编辑:张思曼
指导老师:袁晚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