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中暑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中暑是如何一步一步导致人死亡
TUhjnbcbe - 2021/3/27 13:10:00

今年的三伏天准时来临,却要比去年多出10天,现在已经感觉快受不了,日子很难熬,必须有空调才能满足!

然而,不是所有人都有空调吹,尤其是在室外作业的工人、为业绩奔波的业务员、高温作业的车间工人,乃至产后孕妇,若不能做好预防措施,很容易出现“中暑”,轻者只是身体不适,重者可出现死亡。

人中暑死亡的体温临线为41—42度

人的体温维持在37℃左右,而皮肤在正常情况下为33℃。这4℃之差,使得体内新陈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得以向皮肤传送,然后再经过皮肤的辐射、蒸发和空气对流将热量传送到体外,从而保证体温基本上恒定不变。

因此,环境温度要低于33℃,人体才会感到舒适。从人对高温反应情况来说,30℃左右的气温是人体最佳感觉的温度,因为在这个气温下,人体一般不须“劳驾”汗腺来散热,也无需着衣保暖。

如果气温超过33℃,人体便会产生炎热的感觉,这时人体的汗腺开始“启动”,通过微微出汗来散发体内蓄积的热量。

当气温达35℃时,皮肤的血管开始扩张,心跳开始加快,血液循环也随之加速,导致皮肤的血流量增加好几倍,以增加体表的散热量。

当气温达35℃以上时,心脏泵血量会增加50%至70%。

当气温超过38℃时,人的多个脏器都参加降温。

当气温达39℃时,汗腺已相当疲劳而趋于衰竭,此时很容易出现心脏病猝发的危险。

当气温达到40℃以上时,脑颅内组织因过热,造成脑膜和大脑充血、出血和水肿等,会给大脑造成永久性的损伤。

当核心体温达41℃,提示预后严重不良,体温超过40℃的严重中暑病死率为41.7%,若超过42℃,病死率为81.3%。

中暑都有什么征兆

一般来说,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三类。

先兆中暑: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未达38度。

轻度中暑:此时体温往往在38度以上,并出现头晕、口渴,同时伴有面色潮红、大量流汗、皮肤灼热。也有可能出现四肢湿冷的情况。患者往往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动增快。

重症中暑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除上述症状外,如果还出现昏倒或痉挛,或皮肤干燥无汗,体温在40℃以上,必须马上送医。

出现中暑迹象怎么办

中暑先兆和轻度中暑时,应该立即撤离高温环境,转入通风的阴凉处休息,并饮用含食盐的清凉饮料,如冰镇汽水、绿豆汤等,还可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药。一般情况下,只要处理及时,患者可以在几小时内恢复。

然而,重度中暑的急救通常由医生进行,医院之前,应迅速地为其进行物理降温,方法如下:

首先,敷湿毛巾

将中暑者置于室内常温下,用湿冷毛布或冰袋(无冰块时可将棒冰装于塑料袋中替用)置于头部、腋下和两大腿根部(即腹股沟)等大血管处(用手按触明显搏动处即是)

其次,冷水擦身体

并以冷水或50%的酒精擦拭四肢或全身皮肤,使皮肤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散热,直至皮肤发红,一般擦15—30分钟左右,即刻把体温降至37℃—38℃,大脑未受损者至迅速清醒。

Tips:中暑时千万不能饮用过多的水,因为人体在大量出汗时,汗液会带走很多盐分,造成人体内部电解质的失衡,如果此时再饮用大量的水,就会进一步降低电解质的有效浓度,而使病情加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暑是如何一步一步导致人死亡